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馬元海的歸宿(1/3)

作者:馮亞光字數:5896更新時間:2019-09-22 00:12:00

    《貴德縣誌》說:“貴德土地肥美,氣候溫和,近有平川,遠依山原,宜耕宜牧,宜水宜旱。歲無酷旱之苦,亦無雨澇之災。春則百花燦爛,清香四溢;夏則綠蔭盈野,宜人納涼;秋則果實累累,嗜其所好。田畝交錯,黃雲滿疇,清水繞畔潺潺有聲,此情此景形如圖畫,亦不亞於江南之風味也。”

    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手持正義之劍,直搗馬步芳的最後巢穴青海。“貴德王”馬元海雖占有青海的江南,但惶惶不可終日,隻好夾起尾巴逃跑。

    9月初。共和縣東巴村。在地圖上無法刻出印記的這個小村在現實中不斷地顯示自己的存在和作用。

    入夜時分,天色晦暗而朦朧。蘭彥民家裏來了一大群不速之客。為首的兩人穿著講究,手拄拐杖。一個坐著兩匹馬馱一副擔架的“夾窩”,一個乘著搭有涼棚的馬拉轎車。這夥人帶著一大幫妻妾丫鬟和隨侍,走進門來,不問三七二十一,就號房子安排住處。

    那個坐“夾窩”的,便是馬步芳的表兄,當年河西戰役前線總指揮馬元海。那個乘轎車的,是馬步芳的堂兄馬步祥,曾在青海警備旅任團長,馬麟時代任過十五營營長,故人們稱他“十五營”。兩個將軍模樣的人,一是馬元海的兒子,八十二軍少將高參馬仲彪,一是河西戰役時被紅軍擊斃的騎五師參謀長馬廷祥之兄馬元祥。西寧解放,馬元海等席卷錢財,遑遑而逃,打算取道柴達木經西藏逃印度。

    蘭彥民心中陡然掀動層層波瀾,盤桓疊轉。蘭彥民,回族,甘肅平涼人。因為家貧,在南京下關到四川內江當船夫拉纖,聽說川北有窮人的隊伍,打土豪,分田地,便找去參加了紅軍,第二年入黨。河西梨園口血戰,炮火的鳴響和劇痛的波濤一起在碧空裏旋轉。他被衝散,流落到青海祁連縣,給大通峽門一個金掌櫃當沙娃,不堪虐待盤剝,又輾轉漂泊到湟中魯沙爾。蘭彥民幼年時學過獸醫,在當地士紳馬興泰的支持下,開了個民興堂藥鋪,專治騾馬疾病。這時已有人知道他是“共產娃”。他害怕落入敵手,便經湟源至共和縣東巴村落戶,為牲口治病,以後又為人診斷,漸漸成了遐邇聞名的“蘭先生”。

    9月22日,夕陽沒了,夜幕降了。蘭彥民家裏又來了一大群人,但這次和上次迥然不同。來人待人和氣,入鄉問俗,原來是解放軍指戰員。蘭彥民按捺不住心裏的激動,開口就是:“同誌們,辛苦了!”解放軍顯然有點茫然:這兒哪來的“同誌”?一陣寒暄,大家熟悉了。為首的是一軍政治部直工科長馬芳富,他是新任命的共和縣縣委書記兼縣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