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1章 細節暖人心(1/3)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7278更新時間:2023-01-19 07:22:26

    12月23日,星期一,平安夜前一天,也是顧轍的生日。

    不過,今年的生日,他卻過得非常倉促忙碌,周末積壓下來的手續,全都得趕在這一天跑完。他還特地請假翹了一天課,來專門處理。

    整個上午,他都在操心專利申請的事兒,寄出了足足四項發明專利的申請文件:

    首先是一種基於伽馬聚穀氨酸的交聯劑水合物隱形眼鏡新材料。在保護範圍方麵,顧轍也是盡量發揮他的法務專長,把權利要求寫得盡量寬泛而又滴水不漏、減緩將來發明公開後、最優配比暴露的時間。

    換言之,就是雖然專利法的本意是“用公開換取保護”,但他依然跟很多材料化學領域的企業一樣,事實上打打“不充分公開,但別人又抓不到我把柄”的擦邊球。

    其次,是這種材料的實驗室小規模製取方法。

    再次,是用這種材料配合傳統的隱形眼鏡離心機進行生產的工藝、以及為了該種工藝而改良的離心機模具底膜材料,進行工業化生產的方法……

    這第三項專利,外行人聽起來或許會有些懵逼,大致解釋一下就理解了:原先的離心法生產隱形眼鏡,有一個對精度影響比較大的點,

    就是鏡片在凝固後、從碗狀模具裏取出來的時候,表麵容易被粘黏拉扯出瑕疵、毛刺。如果凝固過程之前加潤滑劑的話,雖然可以防黏,但潤滑劑也會被離心力影響出現厚薄,所以不能用。

    這也是原先舊工藝不得不配合二次光學打磨、導致生產成本暴漲的重要原因。

    而顧轍把隱形眼鏡用料改良之後,原先的模具表麵鍍膜,就更沒法用了,因為每一種化學物質凝固後容易跟哪些其他物質粘連,都是有其獨門特性的。

    顧轍把材料改了,鍍膜當然也要改,要選最契合此種“伽馬聚穀氨酸水合物”的鍍膜材料,確保成品脫模的時候一點都不會粘出瑕疵,或者至少黏連精度下降比原先低一兩個數量級。

    最後,既然離心機鍍膜的改良發明都申請了,那第四個發明,自然就是這種鍍膜本身的合成方法了。

    顧轍一天之內,拆分構築起了由四個發明級專利形成的專利集群,讓未來對他有興趣的競爭對手,想繞都不可能繞過去。

    當然,顧轍也不是全知全能的,這種“伽馬聚穀氨酸水合物”的後續工業化大規模製取,他是完全沒辦法,隻好將來找合作夥伴來研發、讓渡分潤幾個工廠化階段的次要發明出去。

    誰讓他絕對實力還太弱,至今隻有一台買來的二手離心機和一個租來的實驗室呢。

    此外,除了這四個發明級別的專利,顧轍還不忘堆了一些次要的、不那麽值錢的外圍實用新型。半天之內足足寄出了十幾份申請文件。

    上午搞定了專利申請之後,下午他還不忘繼續布局投稿他的論文,把科研過程中一些可以披露、相對不涉密的環節,都投遞出去——至於論文的內容,當然不可能是當天寫的,而是之前兩個周末陸續寫好的。

    這次的論文,大部分就跟鄭教授沒關係了,因為這本來就是顧轍公司的科研項目。

    顧轍直接以自己的名義,投了一篇希望能盡快刊登的文章、到《東海大學學報-英文A輯》。

    又投了兩篇不那麽急、但確實有點幹貨的文章,到《PI》上。因為是第一次投外部期刊,而且沒有教授的背書,估計編輯那邊可能就要卡兩三個月,同行評審也不會快。但沒關係,也算是為以後鋪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