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澳洲鄉情(1/5)

作者:王曉玉字數:14140更新時間:2019-09-22 04:23:48

    一、朋友的朋友

    悉尼大學中國教育研究會的主席格林先生邀我們去岡德蓋一遊,並且說那裏有他許多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因此可以多逗留幾天。我們早就想深入一點領略一下澳洲鄉情,真是求之不得!自然慨然應允。

    聽說格林先生帶了兩個中國朋友來,格林先生的朋友們以及朋友的朋友們立即在鄉俱樂部裏訂下了一桌中國晚餐,圓台麵,中間是轉盤。廣幫菜肴,清淡爽口,八個冷盆八個熱炒等。盛菜用的是景德鎮的青玉瓷器,成套的。一律用竹筷,用不來的即使用手指幫忙,也不提供刀叉。格林先生說,既是專為迎接中國朋友,就特意統統辦成中國式的,隻有酒屬澳式香檳,沒辦法。席間有我丈夫六年前就認識的老朋友,也有素昧平生的、隻是朋友的朋友。花匠、農人、牧工、教師、當地報紙編輯、圖書管理員,職業不一,但互相間十分融洽,對我們尤為熱情。有幾個到中國旅遊過,談及我們的地大物博、山清水秀更是讚不絕口。宴席一直進行到夜深近十二點,忽然那掌勺的廚師跑了出來,原來是個中國人,六十年代初來到岡德蓋,娶妻生子,如今也是岡德蓋居民之一了。他挾了三瓶白葡萄酒來趕聚會的“末班車”,席上諸君亦大表歡迎。岡德蓋統共幹餘人,互相都認識,於是高潮再起,暢飲暢敘又繼續了兩個鍾頭。那位同胞的英裔妻子見丈夫深夜不歸,尋了來,結果也坐下端起酒杯與我們兩位中國朋友攀談起來。散席時,已是次日淩晨近三點鍾了。

    澳洲人素來比較推重“夥伴情誼”,這自然與他們一、二百年前在人煙稀少的環境中必須互幫互助艱苦開拓的曆史有關。但時至今日,由於社會競爭的激烈和殘酷,這一傳統的民風民情正在逐步消亡之中。不過澳洲的鄉間還是比較多地保留著珍重友情的傳統,鄉民們也更為純樸、好客、直率、豪爽。我們在岡德蓋逗留的那幾天中,凡去參觀牧場、農場、花圃、水庫、學校以及鄰近其他幾個鄉鎮,都受到了鄉民們熱情的款待。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們對我們總是有問必答,笑臉相迎,臨別時向他們道謝,則總是這麽回答:“別客氣。你們是格林先生的中國朋友,我們是格林先生的澳洲朋友,而朋友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朋友嘛!”

    二、什麽樣的人發了財

    在小鎮的酒吧間裏我們遇到了剪羊毛工泰特。他大腹便便,衣冠楚楚,頭上抹著發蠟,臉刮得溜光。要不是皮膚黝黑,簡直象個貴族紳士。交談半個小時我們就熟識了。鄉裏人交際效率特別高。第二天一早他掛了個電話來,說是剛接到農場主喬納森的通知,今天要他去剪羊毛,問我們是否願意去看一看。我們大喜過望,馬上決定隨同前往。泰特自己有車,捎上我們直奔那雇主的農場。

    我們目睹了雖然因啤酒過量腹部脂肪甚厚,但依然動作靈活、臂力過人的泰特一口氣不歇地連著剪了三十幾隻大綿羊。那羊每隻有好幾十公斤,由幾頭訓練有素的牧羊狗狂吠著轟到泰特的身邊,隻見他一把拽過羊角,輕輕一擰便令那羊四足朝夭躺到了他的懷中。然後他一手操著電動剃刀,一手扳著羊的下頷,先從頸部,再到腹部,然後繞向背脊,轉往頭頂,不過兩三分鍾,就可以將整塊羊毛剃剪下來,那羊毛看上去象是掀下來的一張羊皮似的。牧場主喬納森在一旁分揀著羊毛。頭上足脛部分的羊毛短、粗、髒,屬下品,背部腹部的細、軟、長,歸入高檔,分得清清楚楚。剪了毛的羊其醜無比,不過據說很快就會長膘增肉,兩周後送肉食加工廠,每隻可賣30-50澳元。

    泰特一天平均剪100頭羊。每剪一頭掙一元錢。但並不是天天都有人來雇他的。剪羊毛有旺淡季之分。空暇時他去賽馬場當發令員和解說員,那與其說是為掙錢不如說是為娛樂,因為薪金微薄得很,半是盡義務。他有6個孩子,主要靠他剪羊毛維持生計,有時候他的妻子也要到農、牧場去打短工貼補家用。靠工資生活的泰特發不了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