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節 那一段磨礪人的歲月(1/2)

作者:王曉玉字數:3470更新時間:2019-09-22 04:23:50

    這個留著兩條大辮子的女孩子,是我。我那時正好二十歲,在華東師大念書,胸前別著的,不就是校徽嗎?

    請注意我的裝束。在這張相片上,除了那校徽是真正屬於我的之外,我穿的、戴的,全都是我媽的——我媽因為了我的二十歲生日,特意用她的服飾精心打扮了我:那是一件白底紫花兒的短袖襯衣,府綢布的,是我媽的出客衣服。因為實在太大,我穿上了後,從偌大的袖口可以直視肚腹,太不雅觀,所以我媽讓我把褲腰係在上衣外,以此掩飾住那襯衣的極不合身;紮住了兩根大辮子的,也並非蝴蝶結,而隻是一塊花手絹兒,薄麻紗,因為鑲了白花邊,我媽平時從來也不舍得用來擦鼻涕,總藏在口袋裏的。我被我媽很巧妙地打扮了一番後,就留下了這麽一幀玉照,記錄下了我青春年少時在生活上的艱苦、隨和、漫不經心,還有我媽對我的一片愛意。

    家庭經濟的拮據,從客觀上迫使我從小就失去了與別的女孩子比吃比穿比打扮的條件。我們姐弟四個念書,基本上都是全免費,而那時候申請全免的標準,是每人每月生活費不足8元。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60年的那個冬天,國家困難,我家困難,整整一冬我們隻吃過有數的幾頓幹飯,平時餐餐都喝稀的,幾個正長身體的孩子,得輪流排班分食粥鍋底下的那層稠一點的鍋巴!我還記得我那時候不知怎麽的迷上了吹橫笛,為了能擁有一支音質好一點的竹笛(這支笛子定價三毛六分錢),我向弄堂裏的一個女孩子借了錢,這筆外債壓得我足足半年無顏見她,後來還是向母親坦白交代後挨了一頓痛罵,才子債母還了卻了此事。我有許多年都是單褲過的冬,進了大學後方蒙受特別優待,得了一條用雜貨鋪裏的粗紡線編織而成的毛褲。大學期間我總為我那床千瘡百孔的被子犯愁,那些補不勝補的窟窿和裂縫不但要我到處找布片兒,而且還逼迫我三天兩頭地幹我最不愛幹的穿針引線的女紅,後來還是一位農村來的同學看我實在太忙,送了我一大塊家織的土布,那種白底藍花的極牢實的粗布,才算讓我從勤奮的勞作中解放了出來。可是,盡管如此,在我的記憶中,我似乎從來也沒有因為這貧困的物質生活而怨天尤人過。我在家裏是長女。我很早就意識到了家庭的處境和自身的責任。我懂得我沒必要去奢望那一時裏難以得到的東西,使自己倍增不平、怨懟、羨慕和嫉妒的痛苦。其結果是,盡管在我所就讀的女子中學裏,穿緞著呢的各式小姐比比皆是,但我卻麻木地自得其樂得很,並未因為在比吃比穿上比不過人家而滋生過什麽屈辱的自卑。現在回想起來,恐怕倒也不是我生來就是個淡泊於物欲的人,而實在隻是因為物質的匱乏,強迫著萎縮了我的需求神經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