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9章 管他什麽獲獎者,先攪黃就對了(2/4)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8938更新時間:2023-01-19 07:34:30

    布希維爾教授還算好說話,大致看了一下之後,雖然不太滿意,卻也不是不能商量。

    顧轍當然不能直接告訴他“因為我將來要拿的獎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不是諾貝爾化學獎,如果學曆專業是材化,雙方都尷尬”。

    所以他隻能說:“沒辦法,這個方向跟我公司的商業目標有關,我做的課題必須產學研結合,聽說斯坦福大學在這方麵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我才來這兒讀研。

    另外,我覺得膜沉積法的材料製備研究雖然偏材化,但是研究過程中,卻可以分析出很多底層的材物特性原理,說不定能推動理論進步、修正理論預期。”

    當時材料物理的研究,大部分是“先根據當前的理論研究總結出預期特性,然後去研發材料”,

    但也有極為罕見的情況,是“偶然研發出一種完全不符合預期特性的新材料,然後把之前物理學的理論認知稍稍推翻一個小角落”。

    顧轍要搞的石墨烯,當年就是起到這麽一個作用的。這玩意兒值錢,並不隻是因為它商業上有多大前景——雖然商業上的前景也確實很大。但最關鍵的,是根據之前的基礎物理理論,不認為這個世界上可以存在單層原子厚度的純二維平麵材料。

    這種東西的存在本身,甚至跟當時前沿的一些量子場論和量子力學研究結論,是相悖的。最後石墨烯用自己的真實存在打臉了原有理論,理論物理學家們稍稍修整微調了理論後,才算是補上。

    (注:石墨烯的存在究竟違反了之前那些理論物理論斷,具體我就不展開了。懶得再去研究那麽多英文論文,就算費大勁兒寫出來,也沒讀者會感興趣的。這本書大家也看得出來在加速劇情推進,把之前挖的坑都填好了,快速過一遍,不水字了。)

    當然,顧轍肯定不會在讀研階段,就直接研究石墨烯,那樣的話成果有可能被布希維爾教授分潤走。

    所以,顧轍要做的,是其他的電離膜沉積法的材料研究,跟他在明遠國際做的PLGA/PVA複合材料相關。

    好在學術界留下幾個腳印,證明他“讀研的時候研究的就是電離膜沉積法材料”,以後用銅離子膜和甲烷蒸汽沉積出吸附在銅膜表麵的石墨烯時,才顯得他不是“偶然走了狗S運”。

    布希維爾教授沉吟許久,總覺得顧轍肯定有別的想法,但他也懶得多計較了,因為顧轍很快給他看到了足夠的利益。WwWx520xs.

    顧轍當著他的麵,很有誠意地拿出了幾篇論文草稿,顯然是顧轍出國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的,隻是壓著沒投稿。

    這些論文,都是天元科技下屬的實驗室做出來的。有些嚴格按照學術規範的話,應該顧轍掛通訊(如果他想掛的話),一作二作這些應該是李怡然,後麵再掛個碩士。

    不過顧轍自己就精通相關的科研法務,肯定不會留下瑕疵,該說清楚的都說清楚了,該給到位的好處也絕不含糊。

    加上顧轍雇傭李怡然的時候,就看準了她是個不太在乎世俗人情世故的,就想生活優渥地埋頭搞學術研究。顧轍再答應給實驗室多采購一些設備、讓李怡然以後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自己鼓搗,對方就更是毫不反抗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