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二章 次貸危機(2/4)

作者:孫竹字數:9206更新時間:2019-09-22 05:54:50

    這次次貸危機不僅襲擊了樓市,金融市場也很快遭遇困境。在過去的二十年間金融界誕生了許多新的投機方式,資產證券化大行其道,大量按揭證券化使得這場樓市危機輕易地蔓延到了證券市場,尤其是債券市場。大量房貸按揭業務被證券化之後,便被大量金融投資機構買去作為債券類投資品種,於是乎房貸業務的好壞不僅與從事按揭業務的銀行息息相關,還對大量金融投資機構產生了連帶作用。

    當樓市泡沫還未破滅時,由於按揭還款正常,相關證券的派息穩定,所以此類產品往往以較高的價格成交。然而,伴隨樓市下跌,猶如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大量斷供和還款不良問題出現,相關證券化產品的派息自然大降,這意味著這些證券的價格將因此大幅下跌。

    如果說資產證券化使樓市泡沫破裂的惡果蔓延到金融市場,那麽關於公允價值的會計準則(157號會計準則)則使金融機構蒙受的損失雪上加霜。根據Bloomberg的統計,全球金融企業為次級貸危機而反映在損益表上的損失高達5857億美元。由於普通投資者大多僅關心損益表尤其是每股盈利的變化,所以157號會計準則大大加劇了普通投資者層麵的恐慌。

    2007年2月13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New Century Finance)發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預警。匯豐控股宣布業績,並額外增加在美國次級房屋信貸的準備金額達70億美元,合共105.73億美元,升幅達33.6%;消息一出,令當日股市大跌,其中恒生指數下跌777點,跌幅4%。截止至2007年3月,所有次級貸及ARM按揭的總規模估算高達1.3萬億美元。

    麵對來自華爾街174億美元逼債,作為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2007年4月2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裁減54%的員工。

    2007年8月2日,德國工業銀行宣布盈利預警,後來更估計出現了82億歐元的虧損,因為旗下的一個規模為127億歐元為“萊茵蘭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銀行本身少量的參與了美國房地產次級抵押貸款市場業務而遭到巨大損失。德國央行召集全國銀行同業商討拯救德國工業銀行的籃子計劃。

    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8月6日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後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

    2007年8月8日,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宣布旗下兩支基金倒閉,原因同樣是由於次貸風暴。

    2007年8月9日,法國第一大銀行巴黎銀行宣布凍結旗下三支基金,同樣是因為投資了美國次貸債券而蒙受巨大損失。此舉導致歐洲股市重挫。

    2007年8月13日,日本第二大銀行瑞穗銀行的母公司瑞穗集團宣布與美國次貸相關損失為6億日元。日、韓銀行已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產生損失。據瑞銀證券日本公司的估計,日本九大銀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擔保證券已超過一萬億日元。此外,包括Woori在內的五家韓國銀行總計投資5.65億美元的擔保債權憑證(CDO)。投資者擔心美國次貸問題會對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強大衝擊。不過日本分析師深信日本各銀行投資的擔保債權憑證絕大多數為最高信用評等,次貸危機影響有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