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們行,我肯定也行!(1/4)

作者:不吃小南瓜字數:10400更新時間:2023-01-26 08:13:05

    Z波檢測技術,想要實現重大突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趙奕研究過Z波檢測技術,宇宙飛船上使用的檢測技術,就是他做出的研發,應用的壓縮倍率檢測方式,就是以不容易被壓縮的分子物質為基礎,放在Z波範圍內來檢測被壓縮的倍率,就能得出整體的倍率。

    但是,壓縮倍率檢測的方式,受限是非常嚴重的,到現在,最高也隻能檢測100個天文單位以內的距離。

    100個天文單位聽起來很多,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100倍,但實際上,相對於星際跨越來說,100個天文單位還是太短了。

    宇宙飛船的高功率Z波,開啟最高功率能夠讓飛船穿梭上萬個天文單位的距離。

    換句話說,使用現在的Z波檢測技術,會限製宇宙飛船速度慢上100倍,因為Z波發生裝置每一次使用,都需要進行重新聚能,間隔時間相對還是比較長的,十幾秒就能達到的位置,結果就需要一個月時間,甚至是幾個月時間才能達到。

    這就大大拖累了宇宙飛船的性能,使得星級跨越變得很不方便。

    其實還有另外一種Z波檢測設計方案,是由科學院信息通訊研究所提供的,就是利用磁場檢測的方式,來達到檢測壓縮倍率的目的。

    因為磁場會吸收Z波能量,並且和壓縮倍率存在關係,就可以利用磁場檢測,確定Z波壓縮的倍率。

    這個方案理論上可以實現超過兩百個天文單位的距離,方案出來甚至還被研究過一段時間,但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磁場檢測的方式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瞬時的高磁場,會給宇宙飛船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宇宙飛船的外層防護,可無法完全隔絕高磁場,內部的電路係統還會和高磁場發生作用,人體也會受到高磁場影響從而損壞健康。

    等等。

    另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磁場會吸收Z波能量,也就會讓Z波能量減少,從而大大縮短覆蓋距離。

    這就大大限製了磁場檢測技術的上限。

    如果宇宙飛船上安裝了磁場檢測方式的檢測技術,非常未來就無法實現過千天文單位的穿梭。

    雖然磁場檢測基礎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能夠在最新技術領域給予可行的方案,也足以證明研究人員的水平了。

    當趙奕確定帶領理論組、實驗組,一起攻克Z波檢測技術的問題時,上級直接就調派了科學院信息通訊研究所的團隊,希望能夠和理論組進行互補一起研究。

    信息通訊研究所的團隊,負責人是著名的通訊專家黃洪國院士。

    在電子通訊領域,黃洪國是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帶領團隊研究的通訊雷達,被一些型號的戰機進行列裝。

    同時,黃洪國還是一名理論物理學家,對於最新科技的理論,自然沒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不止有‘磁場檢測技術’一項成果,還結合電子通訊和空間鏈接技術,完成了好幾項非常有意義的設計。

    現在太空飛船上普遍使用的,能夠進行語音通訊的空間連接設備,裏麵就有黃洪國團隊的成果。

    在最新科技應用以及電子訊上有如此多的成果,還自認為對於最新科技理論有很深入的研究,黃洪國也是非常自信的人。

    當然了。

    和趙奕相比來說,他就自信不起來了,他的諸多成果放在趙奕麵前,根本就不算什麽。

    不過黃洪國帶領團隊來支援,還是認為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甚至他還希望能做出很大的貢獻,或者是,他和他的團隊,利用理論組的支持,完成超遠距離Z波檢測技術的研究。

    在來到實驗基地前,黃洪國就是這麽想的,還給所有人加油鼓勁,告訴他們一定要努力,展現一下信息通訊研究所的實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