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試論實踐第一與改革開放(1/3)

作者:徐博涵字數:7102更新時間:2019-09-22 07:57:02

    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倡導實踐精神,這本來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一個老問題。說它老,是因為在馬克思主義創立之時,馬克思就把自己的哲學稱做“實踐的唯物主義”,並以此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一切舊唯物主義區別開來;列寧、毛澤東和鄧小平等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也都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並同一切與之相違背的教條主義傾向進行過鬥爭。正因為如此,他們才使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了它所固有的革命鋒芒,煥發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在實踐中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現在,我們之所以要重提馬克思主義關於實踐第一的觀點,是因為在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有些人總愛從概念、本本或者外國模式出發來衡量改革開放政策、措施的是非曲直、得失功過。凡是本本上沒有的,或者不符合特定的外國模式的,都要扣上一個姓“資”的帽子;是因為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有些人條條框框太多,謹小慎微,前怕狼後怕虎,如同小腳女人走路,總也邁不開步子;是因為有些人高高在上,脫離實際,閉門造車,坐而論道,紙上談兵,不去行動;是因為有些人愛搞形式主義,文山會海,活動成災,追求表麵上的轟轟烈烈,不問決策實施的結果,不解決改革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凡此種種,都是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第一的觀點相悖不一的。因此,進一步確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就成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加速發展所麵臨的首要的思想理論問題。

    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今天我們就必須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凡事都從本本出發而不是從實際出發,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教條化,把外國模式神聖化,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缺乏開拓進取精神,從根本上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在實踐中探求真理和發展真理的認識論原則,是改革開放,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大敵。鄧小平同誌說:“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鄧小平文選》第133頁)要闖出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要加快改革開放的步伐,推動我國經濟的加速發展,就必須進一步確立實踐第一的觀點,反對本本主義,敢於打破陳舊的思想觀念和主觀偏見的束縛,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確立與改革開放步伐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並使之付諸實踐。如果無視實踐的發展變化,拘泥於舊的傳統觀念和對社會主義的僵化理解,寧“左”勿右,唯書唯上,就勢必會脫離客觀實際,最終被曆史的發展所淘汰。判斷改革開放政策、措施正確與否,其標準也不能是本本上的抽象概念,而隻能是實踐的客觀效果,即是否有利於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否有利於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是否有利於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鄧小平同誌最近提出的這三個“是否有利於”標準,充分體現了實踐第一的觀點。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反對本本主義,絕不意味著不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我國的改革開放是一場科學的實踐,而科學總是以一定的理論為指導的,否則就是盲目的實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以此來指導我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就能夠增強改革開放的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從而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誤。但是,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真理,就在於它是從實踐中得來並被實踐證明了的正確認識,而且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會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完善和發展。如果我們教條主義地看待經典作家所說的每一句話,並用它來裁剪、限製、束縛改革開放的實踐,那就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實質和創造本性。用馬列主義指導我們的實踐,就是要掌握其精神實質,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同當前我們的建設和改革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正如毛澤東所說:“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我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毛澤東選集》第1卷,1991年版,第111-112頁)隻要我們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積極投身到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去,我們的改革開放就一定能夠結出新的碩果,馬克思主義在新的建設、改革實踐中也必將獲得一個大發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