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九節 江邊墨頭鯉 天下秀峨眉(2/3)

作者:拾小花字數:7694更新時間:2019-09-22 08:34:23

    說完朝著嶽紅玉消失的方向拜下去,一眾百姓見他拜倒,也跟著跪下參拜,因為千百年來,觀音作為一個佛法無邊的女菩薩,一直在華夏大地被廣泛地偉頌著、信奉著,誰都聽說過觀音化身救苦救難的故事。隻不過這次在嘉定州現身沒出現蓮花寶座,而是帶著化身人形的坐騎。

    彭宇樹心裏納悶:那兩人分明是武林高手,陳大人為何要說是觀音下凡?可惜今日不便,不知將來還有沒有機會再遇見他們。

    參拜完畢,岸上的百姓漸漸離去,隻剩下陳知州幾位還在江邊閑聊。

    此時天空中灑下陽光,江水粼粼,碧波蕩漾,岸上的水鳥飛起又落下,把開始變黃的山林搖晃出點點生機。

    彭宇樹找了個機會,附到陳知州麵前問道:“陳大人,剛剛那兩位,您怎麽說是觀音呢?”

    陳知州指指他手裏的墨頭鯉,問道:“你看這魚,它與別的魚相比,有何特別之處?”

    彭宇樹看了看,搖頭說道:“頭寬口大,體青腹黑,沒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

    陳知州又問其他的書生。

    其中一位哈哈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德潤兄,你還是沒明白陳大人的用意呀!”

    陳知州點頭道:“是啊,本官接任嘉定知州一職,並非本官治理有方,而是幸得蘇大學士所賜,讓這魚成為本地的一道名菜,令五湖四海的名人居士慕名而來。如今在我任職的地方,既有淩雲寺端坐的大佛,又有觀世音江邊現身。人傑、地靈都齊了,就讓虔誠百姓的精神有所寄托,人人安居樂業,你說誰還會去浪跡天涯,受那四海為家的顛沛流離之苦。”

    彭宇樹聽後連連點頭:“為了黎民百姓,大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卻說杜明月和嶽紅玉一口氣奔了六十餘裏,在平羌江邊渡口尋了一艘小船過江。

    船夫坐在船頭搖著擼,嶽紅玉陪著杜明月站在船頭,望著對岸,山嶺起伏,叢林密布,從水中看兩岸的奇山異峰,雖有另一番獨特的秀麗風光,兩人卻是無心欣賞。

    過了江,上了岸,嶽紅玉借了兩匹快馬,向峨眉山腳下奔去,日暮時分,在天池寺借宿。

    吃罷齋飯,杜明月遊覽於寺院中,見寺廟古樸別致,鬆柳成林,想想日思夜想的人兒就在山頂,不禁心跳加速,激動而又緊張。

    嶽紅玉也出來觀賞寺內夜景。

    杜明月問:“師姐,你說今天早上咱們過江後,江邊那幾個人說的嘉定四諫是什麽意思?”

    嶽紅玉道:“那是二十多年前,一個夏天的傍晚,有七位詩人在峨眉山合作了一首詩,其中有四位便是名噪一時的嘉定四諫,當年的衣冠之禍,嘉定四諫全部未能幸免,要麽被發配充軍,要麽革職閑住在家,可惜了一代忠臣,沒有遇到唐太宗一般的明主。”

    杜明月當初專心習武,雖不是一直惦記著神鐵山莊的仇恨,卻也是耿耿於懷。師父那裏倒有一屋子書籍,可惜師兄牛大力天生神力,心粗直率,就喜歡舞刀弄槍的,有這麽個師兄作伴,他雖然讀過幾本書,卻不知認真鑽研書中的奧妙。

    此時聽著師姐說的頭頭是道,心中才漸漸明白了個大概。若沒有師姐給他講解,別說他們合作的那首詩,就連四諫是誰他都沒聽說過,真是後悔當初沒有好好讀書。

    輾轉反側過了一夜,雞鳴時分,兩人便向山上攀去,跨過一條流淌著的清澈小溪,飄渺的大峨山和二峨山似兩條畫眉一般,迎接著貴客的到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