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5章 沒有證據的推論(1/2)

作者:夏繁天字數:4216更新時間:2019-09-22 10:42:38

    依照湯永勝的敘述,羅桐確實沒有教唆他去殺人,反倒是羅桐被湯永勝暴力威脅,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把蔣然的私人信息透露給他。

    從表麵上看,羅桐幾乎就是一名無辜的“受害者”。如果說他犯了什麽錯誤的話,頂多是知情不報,這跟教唆殺人相比確實不算什麽。

    可是仔細想想,羅桐把小靖的死因告訴湯永勝真的是無心所為嗎?他跟湯永勝相識多年,非常了解對方的暴脾氣,也能預料到對方得知這個信息後的反應,但這並不足以證明羅桐故意誘導湯永勝去殺人。

    顧淞不用想也能猜到,關於五年前發生在R市的那起凶殺案,羅桐的回答一定是“不知情”,而警方這邊毫無疑問會把當年的案子歸咎到蔣然的身上。

    也許真相的確如此,這是最好的結果,也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結果。三起慘絕人寰的凶殺案,跨越了五年的時間,多少警力參與其中,他們做夢都想將凶手繩之以法。

    顧淞又何嚐不想結束這一切,盡早給歆蕾一個交代。可是萬一,萬一真相不是這樣呢?

    2011年,“6·18殺人案”發生的時候,羅桐已經病愈出院。不知出於什麽原因,他更換了手機號碼和家庭住址,從親朋好友的視線中消失。大家都不太清楚他那段時間住在哪裏,在做些什麽。隻有一個人還陪在他的身邊,繼續為他做心理治療,那個人就是蔣然。

    從當時的心理狀態分析,蔣然並不具備充分的殺人理由。這一點可以通過兩件事側麵反應出來:

    第一、羅桐在那個時候仍在接受心理治療。他躲避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卻唯獨信任、依賴蔣然。這種被心愛之人所需要的感覺會讓蔣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滿足。一般情況下,當人們的心理願望得到滿足的時候,是不會做出殺人泄憤或借此尋求刺激的變態之事。

    第二、根據蔣然的表姐和她以前的同事反應,蔣然在那段時間的表現還算是比較正常,完全看不出有心理變態和抑鬱的傾向。

    綜上所述,顧淞認為蔣然是那起案件的凶手的可能性很小。相比之下,反倒是身心遭受重創,逃避現實,憎恨上天待他不公的羅桐,作案動機更加充分一些。另外,顧淞始終認為凶手在製服受害者的手法上存在疑點。

    然而擺在眼前的現實卻很嚴峻。首先,五年前的犯罪證據他已經很難去找尋。其次,專案組肯定想盡快了結這一係列的案子。在結果如此清晰明了的情況下,沒有人會相信他的推測(或者說主觀上不願意相信),繼續將時間和人力耗費在這一係列的案子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年那起案件的頭號嫌疑人蔣然已經被湯永勝殺害。不管最初的真相如何,現在都死無對證了。

    如果蔣然不是凶手,那麽羅桐所做的事情就有了另外一個動機:殺人滅口。隻可惜這還是一個推測,沒有充分的證據來證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