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二十九章 劉焉重置州牧(1/2)

作者:老張啊字數:5420更新時間:2019-09-23 01:33:46

    此時公孫瓚無法南顧,又抵禦不了烏桓突騎兵。而前幽州刺史劉虞曾擔任過幽州刺史,百姓與夷人都懷念他的恩德與信譽,因而朝廷再次任命他為幽州牧。

    劉虞,字伯安,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是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曾任幽州刺史、甘陵國相、宗正等職,在地方政績卓著,深得民心。

    劉虞到任後,精簡了部隊,廣泛布施恩惠,派遣使者告丘力居等人朝廷將寬大處理,可以免除他們犯下的罪責,丘力居等聽說劉虞到了,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溝通歸附之事。公孫瓚擔心劉虞立功,暗中派人在途中暗殺這些使者。遊牧民族知曉此事後,便繞道到劉虞處。劉虞上報朝廷撤掉駐防軍隊,隻留下公孫瓚統萬餘步兵、騎兵屯駐右北平。

    丘力居歸降之後,張純、張舉二人逃到塞外。劉虞的部將魏攸建議劉虞道:”現在張純、張舉丟妻棄子逃亡塞外,已無威脅,沒有必要引大軍攻打,隻需要懸紅通緝,自有胡人獻上二人首級。“劉虞深以為然,於是懸賞通緝張舉、張純二人。

    此後,張純果然被手下王政殺死,首級被送到劉虞處,天子張舉則不知所蹤。劉宏派使者升劉虞為太尉,封容丘侯。劉虞先是推讓,並舉薦衛尉趙謨、益州牧劉焉、豫州牧黃琬、南陽太守羊續擔任此職,但劉宏最終還是拜劉虞為太尉。當時官拜三公的人,都要往西園繳納巨額禮錢,劉宏因劉虞一貫有清廉的名聲,加上平定張純叛亂有功,便特意免去劉虞的禮錢。

    幽州本為窮州,需要青、冀兩州補貼官務開支,但是遠近的豪族卻都作風奢侈,劉虞雖為三公級的高官,但天**好節約,穿著破舊的衣服,一頓飯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葷菜,所以各級官員及周邊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變風氣。

    隨著劉焉建議重置州牧,各州長官權力的增重便由此開始。

    劉焉被任命益州牧後,侍中董扶與太倉令趙韙都辭去官職,隨同劉焉到益州去。董扶離開洛陽後一年,靈帝駕崩,天下大亂,由此可見劉焉、董扶和趙韙這三人的遠見。

    劉焉前往益州赴任,因為道路不通,停留在荊州東邊界線上。就在這時,益州叛賊馬相、趙祗等於綿竹縣自號黃巾,收和聚集被益州刺史郤儉弄得疲憊和勞役的百姓,一二日之內就得到了數千人的響應,先殺了綿竹令李升,當地更多的吏民響應聚集,合眾一萬餘人,於是前往攻破雒縣(今四川廣漢北),攻進益州太守府殺了郤儉。當日馬相自稱天子,又寇巴郡,殺郡守趙部。益州從事賈龍,先領兵數百人在犍為縣(今四川彭山附近),遂糾合吏人攻擊馬相,破之,賈龍於是派遣吏卒迎接劉焉。劉焉到任,擢升賈龍為校尉,徙居綿竹。

    遠道來蜀,勢單力孤,為了扶植自己的力量,不看人臉色,劉焉與數量不容小覷的南陽、三輔避禍至益州的數萬家“東州士”進行聯合,從中招募青壯士,組成軍隊,號為“東州兵”,成為劉焉的嫡係武裝。劉焉初入蜀時,還受製於州中大姓豪強,治所隻能設在綿竹。後因“東州士”的支持,劉焉隨便找了個借口誅殺州中豪強王鹹、李權等十餘人,以立威行。實際上“東州士”隻是想找個有能力庇護自身集團利益的領導,而劉焉心懷大誌,又是皇室宗親、益州牧。正是因為有益州本土勢力的阻礙才使得劉焉和“東州士”聯合在了一起,他們需要相互扶持,共同壯大。

    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亂,讓劉宏逐漸從西園享樂中走出來。劉宏開始留心軍事,設置西園八校尉,任命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督率司隸校尉以下,實際上就是兵馬大元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