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五十一章 二百裏長歌當哭(2/3)

作者:老張啊字數:6504更新時間:2019-09-23 01:33:58

    賊臣持國柄,殺主死宇京。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當初,光武帝遷都洛陽,所攜圖書裝車達二千餘輛。經曆代收集,桓帝、靈帝時藏於辟雍、東觀、蘭台、石室、宣明、鴻都等處的典籍圖錄盛極一時。獻帝初平元年(190),董卓迫令遷都長安,吏民擾亂,國家藏書大被毀,帛書大則連為帷蓋,小者製為滕囊,被王允保護下來隨朝廷西遷的隻有七十多車,道路艱遠,途中又散失其半。至興平二年,李傕、郭汜相攻,長安大亂,獻帝出避,李、郭率軍平追,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皆棄其婦女輜重、禦物、符岫、典籍。自經此亂,東漢皇家藏書蕩然無存。

    初平元年三月,獻帝到達長安,在京兆尹的府中住下。後將宮殿稍加修整,才搬入宮中。這時董卓還未到長安,朝中大小事務都交給司徒王允負責。王允在外補救缺失,在內為王室籌劃,很有大臣風度,從天子到文武百官,都倚靠王允。王允對董卓曲意逢迎,而董卓也一直信任王允。

    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等人商議說:“董卓無道,天下人都怨恨他,雖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實際上不過是一個勇夫而已。我們應該刺殺他以謝百姓,然後借皇帝的詔令來號令天下,這是像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霸王之舉。”事未成就被人發覺,收何顒、荀攸入獄,何顒憂懼自殺,荀攸言語飲食自若,鄭泰出逃,東歸袁術。

    四月,駐在酸棗的各路軍隊因為糧食吃盡,兵眾四散。兗州刺史劉岱與東郡太守橋瑁相互敵視,劉岱想殺死橋瑁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於是問計於部下說:“東郡的橋瑁,不聽號令,該如何辦呢?”

    “攻打東郡!”一個叫王彧的老臣揣摩到劉岱的心思,於是站出來說。

    劉岱因考慮到攻打東郡有失名望,又無必勝把握,怎麽能攻打呢?便下令把王彧的人頭砍了,並把人頭送到東郡,說明了這件事。橋瑁以為劉岱放下成見,意欲和好,於是前來拜謝。劉岱趁機將橋瑁殺害,並任命王彧的兒子王肱兼任東郡太守。青州刺史焦和也起兵討伐董卓,想與各路將領會合,一道西征,沒有保護本州人民的安全。焦和為官不善領兵,黃巾起時,兵多器銳,糧食充足,見黃巾賊便走,不敢與其交戰。天下大亂之後,焦和所轄土廣人稠,兵多將廣,坐擁青州,總被弱小所欺淩。後焦和因被敵軍追擊,受驚嚇而死。袁紹派廣陵人臧洪兼任青州刺史,安撫百姓。

    臧洪,字子源,廣陵郡射陽縣(今江蘇淮安)人,為人雄氣壯節,曾為關東聯軍設壇盟誓,共伐董卓。中平末年,臧洪辭官回家,被廣陵太守張超聘為功曹。當時正值董卓之亂,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道:“孟高您祖上世代受國恩,你們兄弟倆都掌握著一方大郡,現在王室經此劫數,亂臣賊子未被懲處,這正是天下義烈之士報恩效命之時。眼下廣陵郡比較安定,郡內十分富裕,如果動員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萬人,以此來誅除國賊,給天下人做個榜樣,那將是最大的節義呀!”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兩人一拍即合,於是有了酸棗會盟。關東聯軍後來形成了燎原之勢,如果探究其發起者,當數臧洪最早。關東聯軍解散以後,張超留在了陳留,派臧洪前往幽州聯絡大司馬劉虞,臧洪到達河間國時,恰逢袁紹與公孫瓚交戰,臧洪無法通過,恰好袁紹在那裏。袁紹見到臧洪也很器重他的才能。這時青州刺史焦和病卒,袁紹任命臧洪為青州刺史。臧洪在這些地方政績卓越,深得百姓擁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