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九十五章 得到了機會的孫策(2/2)

作者:老張啊字數:4962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25

    此前,朝廷因為上一任揚州刺史袁遺已死,於是另派了一位揚州刺史劉繇前來赴任。可是揚州的治所壽春已經被袁術占據,劉繇無處安身,吳景和孫賁便將他迎接到了曲阿。

    從道理上說,孫賁和吳景身為袁術的下屬,這麽做似乎是有問題的。但從另一方麵來看,朝廷派了正式的揚州刺史前來,袁術畢竟是漢朝的臣下,總不能把已經派來的官員轟回去,但壽春袁術又不可能拱手讓出來,因此,由素有忠義之名的孫家出麵和這攤稀泥,在曲阿為劉繇建立一個第二治所,雙方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所以孫賁和吳景的這種做法,可以認為是得到了袁術的默許。然而孫策攻陷廬江的消息傳來,劉繇非常不安。廬江一破,袁術已經囊括了揚州長江以北所有的土地,長江以南的江東之地必定會成為袁術的下一個目標。自己身邊的吳景和孫賁都是袁術的人,隻要袁術一聲令下,劉繇隨時都會人頭不保。

    於是劉繇決定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把吳景和孫賁驅逐到了曆陽(今安徽和縣),並派出手下的將領於糜、樊能把守橫江津(長江港口),大將張英把守住當利口(也是長江港口),沿江布防,準備抵禦袁術的入侵。

    漢室宗親劉繇,字正禮,東萊牟平(今山東牟平)人,十九歲時因為堂叔劉韙被盜匪所劫持為人質,劉繇為搭救其堂叔,召集十多人混進賊窩,趁隙將盜匪頭目斬首成功救出堂叔後而出名。

    由於其表現深受鄉民愛戴,因而推舉其為孝廉,拜郎中。後來遷任下邑長,因為拒絕權貴的請托而棄職逃離。又被州裏征辟,巡行至濟南,濟南相王吉是中常侍王甫的義子,劉繇發現他貪贓枉法,於是立即上書彈劾。

    平原人陶丘洪想要讓刺史舉薦劉繇為茂才,刺史說:“去年已經舉薦了公山(劉繇兄劉岱),怎麽現在又要舉薦正禮呢?”

    陶丘洪說道:“如果使君您舉薦公山在前,提拔正禮於後,這正是所謂的在長途中駕馭二龍,使千裏馬馳騁,這難道不可以嗎!”不久,劉繇被司空府征辟為掾屬,除任侍禦史,劉繇都未到任,繼而在淮浦躲避戰亂。

    劉繇出任揚州刺史之後,袁術則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為揚州刺史,以吳景為督軍中郎將,和孫賁一起率兵進擊張英。雙方憑借著長江天險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鬥,打了一年多也沒有打出一個結果。

    此時,丹楊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朱治(字君理)看出袁術不立政務、品德,便勸孫策返回江東自立。孫策接受了孫堅舊部朱治的建議,以幫助袁術攻打橫江津為名,向袁術請戰,準備借機奪取江東獨立。袁術心中雖然明白孫策的想法,但覺得江東劉繇、嚴白虎、王朗等勢力都很強大,孫策此去成功的可能實在不高,於是答應了孫策,封孫策為折衝校尉,隻命他率領本部一千餘人,門客數百,馬數十匹前往攻打橫江津。

    得到了機會的孫策,帶著自己父親的舊部程普、黃蓋等人以及一千多的軍馬,向著橫江頭也不回地出發了。這一去不得了,在短短的數年之間,孫策以怒濤之勢一口氣席卷了江東九郡八十一縣,創造了“一千掃眾橫江去,十七成功自古無”的曠世奇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