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九十七章 臧洪選擇了不友(2/2)

作者:老張啊字數:4252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27

    自從我輔佐袁紹起,主公對我的提攜超過了旁人。在任青州刺史的時候,我想盡心輔佐,認定袁紹能成大事,公尊王業。然而我老家徐州的廣陵郡被洗劫,是不孝;我對不起張超和張邈,是不忠,總之我不忠又不孝;我和你們交戰,是不友。是選擇不忠不孝還是選擇不友?我想了想,還是不友算了,畢竟這個罪行輕點,還希望你不要見笑。但實際上,我依然認為是因為袁紹的不講義氣導致今天的兵戎相見!

    當初張超為袁紹爭取了盟主,四處奔走幫袁紹拉關係,還使冀州牧韓馥將冀州讓與他,但後來出使朝廷,獲得中央政府的青睞,沒想得罪袁紹,但旋時之間,張超遭遇了滅門之禍,連辯解的機會也沒有;呂布誅殺國賊來投奔,請兵討伐李傕,不答應他也就算了,人家離開是正常的,為什麽要叫人去暗殺他?還差點得手了;劉勳帶兵依附袁紹,為他在東郡立足立下汗馬功勞,在外地出差有事耽擱了,害怕受懲罰,所以以家中有事為由向袁紹請歸,這樣的人袁紹以孝道成全他就好了,但袁紹偏偏要他死。

    我雖然不聰明,也不會揣摩人心,但我猜想袁紹的想法,那三個人都該死,是走的法律程序嗎?

    不是!

    是因為袁紹想統一山東,擴張軍力打擊異己,又怕部眾戰士心存王室,所以有意地打壓漢室地威望,慕袁氏而來的重用,歸漢室而去的死路一條,這是袁紹的私欲,而不是天下俠士的願望啊。所以我借鑒前三人,即使困獸猶鬥。

    我很笨,但我知道做人的本分。

    事到如今絕非我所願,而是袁紹的所作所為。

    我之所以拉上全城百姓的性命做賭注,而不私自率兵去援助張超,正是因為“君子之違,不適敵國”的道理(左傳語,一個國家政要要逃出國門,不要逃到敵國,也不要幫這敵國打本國)。我在這裏獲罪等袁紹來處罰,而你用這句話來責備我,實在太不貼切了。

    現在城池被圍個水泄不通,救兵未至,聯想到我們之前的感情已經到了很深厚,我寧可守著節義而死,也不要失節而偷生。晏嬰、南史這二人都不屈服於武力威脅,也因此而名垂青史,何況這座東武陽固若金湯,民眾支持,你們用過去3年的積蓄來打1年的仗,還即將要用光軍需。袁紹準備和我來持久戰,也玩不過我,公孫瓚、台駘、張楊都等不及來揍你們。袁紹真的應該聽我的勸告,趕快撤兵。

    再會了陳琳兄!你為袁紹效力,我為漢室效力。你說我身死而名滅,我笑你老死而默默無聞,可悲可歎啊!兩個原本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努力吧努力吧,我們不要在多說什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