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一六章 士可殺不可辱(2/3)

作者:老張啊字數:7260更新時間:2019-09-23 01:34:35

    宛城之戰,規模不算大,未能改變北方之局勢,但對於曹魏家族而言,影響卻是極為深遠。曹昂是曹操的長子,是理所當然的繼承人,假設曹操不帶其來宛城,曹昂得以不死,曹操所取得的基業,定然會穩固許多。

    曹操收集殘部,退回舞陰(今河南省泌陽縣羊冊鎮古城村)駐守,聞典韋已死,為之痛哭,招募間諜取回他的屍體,親自臨哭,遣其歸葬襄邑,拜其子典滿為郎中。

    曹操還對部將說:“我接受張繡投降,由於沒有扣留他的人質,造成這次失敗。從此以後,不會再遭到這樣的失敗了。”

    這時,曹操部下諸軍一片混亂,隻有平虜校尉、泰山人於禁整頓部隊,有秩序地撤回。

    路上,於禁見到曹操屬下的泰山軍和黑山軍搶掠百姓,便數說他們的罪狀,並派兵進行攻擊。

    泰山軍逃走,去向曹操告狀。

    於禁到達以後,先安營紮寨,沒有立即去拜見曹操。

    有人對於禁說:“泰山軍已經先去告您的狀了,您應該快去向曹公解釋。”

    於禁說:“如今敵人就在後麵,隨時都會趕到,不先作好準備,怎麽迎敵!而且曹公英明,隨意誣告怎麽能行得通呢!”於是從容地挖好壕溝,安好營寨。

    這時,聚集在曹操身邊的眾人聽說情況後都以為於禁要反,紛紛憂慮,隻有曹操相信於禁,認為他不會反叛。

    於禁布置妥當後,果然來拜見曹操,報告全部情況。曹操很高興,對於禁說:“淯水之敗,連我也狼狽不堪,將軍在混亂中能整頓好自己的隊伍,討平暴亂,鞏固營壘,有不可動搖的氣節,即使是古代名將,也不會比你更好!”

    張繡率領騎兵前來追擊,被於禁擊敗,張繡退回穰城,再度與劉表聯合。於是累計於禁的前後戰功,上表封為益壽亭侯。

    曹操率軍返回許昌,認識到了士兵素質的重要性,於是開始整治兵容。夏侯惇部的嘩變,宛城裏士兵的騷亂都是士兵素質過低產生的後果,這嚴重影響到了戰爭的勝敗,幾乎把曹操推到絕境,曹操由此更堅定了強兵的思想。

    由於當時曹軍的主力是收編的泰山群盜,人數雖眾,素質卻過低,要想通過法製建設在短期內把他們訓練成鐵軍是不可能的。於是曹操精簡部隊,削減一大批部隊前去屯田,訓練精銳虎豹騎,由曹純著手訓練。

    建安二年,曹操討張繡新敗,袁紹在背後蠢蠢欲動,曹操擔心自己被袁紹殺個措手不及,於是對荀攸、郭嘉說:“現在,我準備攻打與我們貌合神離的袁紹,但他背後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而且兵力很集中,應該怎麽辦?”

    郭嘉回答說:“袁紹的勢力盤桓在我們兗州和豫州的中間,就像是腳底的刺一樣讓我們無法遠足,當務之急的確是應該將他擊敗。如今,袁紹有十項失敗因素,而您有十項勝利因素,袁紹雖然名聲顯揚,眾多依附,但是他喜歡高談闊論,謙恭揖讓,以沽名釣譽,因此,去投奔他的多是些華而不實的士大夫;而您以至誠待人,不虛情假義,忠誠正直、有遠見和真才實學之士都願為您效力,這是在品德上勝過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