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五七章 興不起一點點反抗的念想(2/2)

作者:老張啊字數:5438更新時間:2019-09-23 01:35:00

    蔡文姬進門,未顧及身邊幾十賓客,隻是慢慢走到曹操身邊,跪在旁邊,像兒時那般仰望著曹操,求他放自己的夫君一條生路。

    曹操看向麵前跪著的蔡文姬,恍惚回到二十年前,她雖然衣衫不整、發絲淩亂,麵容卻依然如深秋的湖水般,寂寥中卻透出撼動人心的力量,還帶著一如往昔的沉靜與美好。

    半晌,曹操道:“可是文書已然送出,又怎追的回呢?”蔡文姬猛地抬頭,道:“都督指揮著千軍萬馬,手下又怎缺救人的一卒一騎呢?”那雙眼睛就這樣靜靜地望著他,沉默卻堅定。

    曹操還記得當年的眼眸,美麗靈動流光溢彩,花月正春風;而今眼波沉靜,是月下浩渺的江水。她不再是洛陽城那朵絢麗的花兒,她是雪天裏幽遠的白梅香,安靜得如此美好,卻惹人掛念、牽人追尋。

    也罷,曹操知她從小有辯才。但願這回遂了她的心意,可以彌補一些這混亂世道帶給她的十載煎熬。

    董祀回家了,懷著感激而羞愧的心情,他開始關注身邊這個清純不再,卻秀美依舊的女人。他看著她沉靜的眼波,看著她嘴角彎起時溫婉的笑容,看著她站在窗邊時端莊秀麗的身影,心慢慢就安靜下來了。

    從此時光悠長而溫柔,他竟不願再去理會外麵花花世界的喧鬧,而隻想和蔡文姬呆在一起,哪怕隻是幫她整理《悲憤詩》的書稿,或是聽她奏《胡笳十八拍》。

    董祀的依戀和愛也喚回了蔡文姬留在胡地小兒身上的那顆心,她試著將過往藏在心間,做這個家裏賢惠溫婉的夫人。

    雖不能如當年初嫁般羞赧又滿懷憧憬,卻也願意溫柔待她的夫君,為他誕育後代,與他舉案齊眉。或許愛情最美好的一刻,便是雙方都發覺彼此才是自己終將珍惜一生,眷戀一世之人。

    隻是他們的愛情,發生在婚姻之後。

    如董祀一般,經曆了坎坷遭遇、飄搖過往的男人,更懂得憐取眼前人。

    而終之一生,我們本也可以愛上許多人。

    這世上其實沒有那麽多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故事。隻要我們始終保有愛人的能力,性情又足夠聰慧,這一世便可愛上不隻一人。

    蔡文姬是如此,年輕時她愛學識淵博、精通音律的公子,走過半世滄桑後也依舊會為一個學貫古今、又可與自己琴瑟相合之人而心動。

    人活一世,我們愛的是一類人,而可以不隻是某一個人。

    於是蔡文姬在三嫁之後,終又可與心動之人舉案齊眉。

    過了一段時間,曹操帶著一些禦寒衣物來探視蔡文姬,隨口問道:“聽說夫人家裏原來有很多的古典書籍,還能記得起來嗎?”

    蔡文姬答:“從前我過世的父親留下的書籍四千餘卷,因我遠離家鄉處境艱難,沒有能保存下來,現在能記得背誦出來的,才隻有四百多篇罷了。”

    曹操說:“現在我應該派十個書吏到你那裏去抄寫。”

    蔡文姬說:“我聽說男女有別,按照禮製男女之間不能親口傳授。請給我紙筆讓我自己抄寫,是用楷書還是草書全聽您的命令。”

    於是蔡文姬根據記憶與董祀一起整理了亡父蔡邕4000卷書中400餘篇,同時,她還追懷悲憤,感傷離亂,作《悲憤詩》2章。

    其一為五言,一為騷體,敘述戰爭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和自己不幸的命運,情辭激烈真摯,哀婉感人。她的《胡茄十八拍》如泣如訴,一共19章。

    蔡琰歸漢後,對保留和傳播中國古代文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