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五八章 神君8子之間的關係(2/3)

作者:老張啊字數:6866更新時間:2019-09-23 01:35:01

    書中的主要內容是:“治理天下的辦法,首先是消滅‘四患’,然後要推行‘五致’。

    以虛偽敗壞風俗,用私心破壞法紀,行為放蕩而超越正常規定,奢侈靡費而損壞國家製度,不消滅這四種現象,就無法推行政令,所以稱之為‘四患’。

    振興農業與桑蠶業,以保障百姓生活;分辨善惡,以糾正民間習俗;推行文化教育,以改善社會風氣;建立武備,以維持朝廷的威嚴;賞罰分明,以統一法令,這就是‘五政’。

    百姓不怕死,就不要以刑罰來恐嚇他們;百姓沒有生趣,就不可能勸導他們向善。

    所以,身居高位的人,要先使百姓富足起來。使他人安居樂業,這就是保障民生。

    對於善、惡,要以功、罪為標準來判定;對於毀謗與讚譽,要用實際效果來進行檢驗。

    對人不僅要聽他的言論,更要觀察他的行為;不被他的名聲所困擾,要考察他是否名實相符;不能讓虛偽狡詐的人得逞,免得人們去紛紛仿效。

    因此,沒有奸怪的習俗,民間沒有淫亂之風,這就是糾正民俗。

    獎勵與羞辱是賞賜、懲罰的核心,所以禮教規定,榮譽與羞辱隻能施加於君子,以改變他們的內心;枷鎖與鞭笞則專用來對付小人,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如果不推行教化,就會使中等資質的人也墮落成小人;而推行教化,就能使這些中等資質的人升為君子;這就是改善社會風氣。

    作為統治者,必然要擁有軍隊,以防備不能預料的變化,平時用來管理內政,戰時則效命疆場,這就是維持威嚴。

    賞賜與懲罰,是執政的權柄。

    君王不隨意賞賜,並不是愛息財物,而是因為,隨意賞賜,就不能用賞賜來勸導人們行善;君王不隨意懲罰,並不是姑息憐憫,而是因為,隨意懲罰,就不能使懲罰來打擊犯罪。

    賞賜而沒有起到勸導的作用,就是阻止人們行善;懲罰而沒有起到打擊的作用,就是縱容人們作惡。

    作為統治者,能夠不阻止下麵的人行善,不縱容下麵的人作惡,則國法確立,這就是統一法令。

    除去了‘四患’,又建立了‘五政’,誠心誠意地執行,長期堅持,簡要而不懈怠,疏闊而不遺漏。這樣,不需勞神費心,天下就能太平了。”

    台駘得管寧推薦而見《申鑒》,看他論議深博,極為政之體,與自己所想暗合,不禁大為感歎荀悅的遠見。

    台駘立即將荀悅征召而來,表奏其為豫州牧,與郭典等一起編纂法令。

    荀悅到任以後,還提出了“六主”、“六臣”的概念,所謂“六主”是王主、治主、存主、哀主、危主、亡主;所謂“六臣”是王臣、良臣、直臣、具臣、嬖臣、佞臣。

    他以兩漢各代君臣為例,分析了在這些標準下劃分的不同品類的君臣對政事的影響,同時深入探討了不同品類君臣產生的原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