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六三章 詩興大發的曹操(2/3)

作者:老張啊字數:5802更新時間:2019-09-23 01:35:03

    當時曹操北征烏桓,沿途黃沙迷漫,風吹不斷;道路崎嶇,人馬難以行走。曹操起了回軍的想法,問郭嘉。

    郭嘉這時不服水土,臥病在車上。曹操哭著說:“因我想平定沙漠,讓您遠涉艱辛,到現在讓您生病,我的心怎麽能夠安定下來呢!”

    郭嘉說:“我感激都督的大恩大德,即使死了也不能報答您的恩惠的萬分之一。”

    曹操說:“我見北地崎嶇難行,想回軍,怎麼樣?”

    郭嘉說:“我軍積蓄已久,正是為了此刻,兵貴神速,如今我軍一舉發動進行奇襲,輜重太多,難以掌握先機。而且假如烏桓人得到消息,必然加強戒備;不如留下輜重,軍隊輕裝以加倍的速度急進,出其不意地進攻。”

    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由於郭嘉日漸病重,於是曹操就留郭嘉在易縣養病,放下輜重,輕兵疾行,終於出其不意,大破烏桓。

    曹操得勝,收軍進入柳城,烏桓代郡部落單於普富盧、上郡部落單於那樓都來向曹操祝賀。曹操封田疇為柳亭侯,用來守柳城。

    田疇自己認為當初為了主君死難,率領眾人逃遁,報仇的誌向還沒有實現,反而靠它獲取利祿,這不是自己本來的意思,堅持推讓。曹操知道他心意至誠,答應了而沒有勉強他。

    曹操撫慰單於等人,收了駿馬萬匹,那天就回兵,曹操還把烏桓掠去和逃亡烏桓地區的十多萬漢族人帶回內地,又挑選了一些烏桓騎兵補充到虎豹騎中。

    當時曹操冒險由小路北進,情況惡劣,路途險阻。返回途中,時寒且旱,二百裏無複水,軍又乏食,殺馬數千匹以為糧,鑿地三十餘丈乃得水。

    大軍途經碣石道(今昌黎碣石山流域),遇“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之景觀,命士卒山中覓水,得泉(後稱相泉),操遂令軍止行安營。

    尋樵夫聞知,此謂碣石流域,泉溢於虎山坡,南稱龜山,西南碣石山。

    日落,時黃昏,遠眺夕陽暮色,近擁萬馬千軍,誌未酬,己暮年,而詩性起,作賦《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曹操從柳城班師,走的是濱海道。當他經過渤海之濱,登上碣石山(今河北秦皇島附近),俯瞰腳下奔騰澎湃的大海,迎著蕭瑟的秋風,遙望遠處時隱時現的島嶼,想起經過艱苦奮戰得來的勝利,滿懷豪情的曹操揮灑間便寫下了傳世之作《觀滄海》,全詩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