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六三章 隱蔽的戰爭(1/2)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4574更新時間:2023-12-14 07:50:03

    老四老六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登上了奉天門城樓上,居高臨下看著太子被那群文官圍在中央。

    “現在能體會到,我去年的感受了吧?”朱棣同情的看一眼老六道。

    “嗯,舉世皆敵。”朱楨輕笑一聲道:“大反派的待遇。”

    “還差點兒。”朱棣笑笑,壓低聲音道:“我當初可被老頭子賣了,你好歹不會。”

    “那可不好說,看看他們這架勢,八成是不會善罷甘休了,萬一老頭子頂不住壓力,賣了我也是有可能的。”老六雙手插入袖中,聳聳肩膀。

    其實他有心理準備,自己幹的事兒,說是刨儒教祖墳都不為過,肯定要被天下士林群起而攻之的。

    但他不得不這樣幹。因為不這樣幹的話,度過蒙元低潮時期,卷土重來的儒教就會徹底掌控大明,而且這次他們的版本是令人窒息的‘程朱理學’。

    儒生沒們用程朱理學改造大明的結果,就是以三綱五常禁錮國民的思想和行動,讓中國第一次變得封閉、落後。這跟朱楨走向海洋的路線完全衝突,是他絕對無法接受的。

    所幸,還有個對儒教不以為然的朱老板,才大大延緩了儒教徒的搶班奪權。

    在另一個時空中,朱老板停了科舉之後,就一直在跟文官集團和他們背後龐大的儒教勢力作鬥爭。

    他一麵大力削弱孔孟的影響力,挫敗文官恢複科舉的嚐試。一麵全力尋找儒生的替代品,來代替他們治理國家。

    朱元璋算是最不看出身、任人唯賢的皇帝了,他任命過僧人、道士、吏員、商人、老農為官,隻要有能力的就給他們官做,希望他們能代替儒生,幫自己治理好國家。

    可惜,治國這種事情,技術含量還是很高的。一群外行怎麽可能治理的好國家?雖然也有些人才可用,但總體沒什麽卵用。

    而且這麽大的國家,需要海量的官員才能運轉,所以不能隻靠皇帝提拔,還得有製度化的選拔機製,來源源不斷的輸送人才。

    朱元璋嚐試過恢複舉薦製,在國子學自己培養人才,但無奈勢單力孤,都沒有奏效。前者,舉薦上來的大都費拉不堪,甚至好多都是文盲,根本屁用沒有。

    後者倒是培養了不少人才,可問題是國子學的老師都是儒生,所以國子生也都被教育成了孔夫子的形狀。

    待他們進入朝廷,成為官員後,反而讓儒教實力大大的壯大。當國子生出身的官員,也一起堅決呼籲恢複科舉時,朱老板徹底沒辦法了。

    終於在洪武十八年恢複了科舉……

    之後,儒教勢力迅速膨脹,他們非但徹底壟斷了文官隊伍,還將太孫朱允炆洗腦為狂熱的儒教徒。

    待朱允炆成為皇帝後,以齊泰、黃子誠、方孝孺為首的新一代儒教精英,就開始迫不及待的踐行他們的政治理想,要用理學將大明改造成儒教的理想國。

    隻是途中出了點小意外,他們鼓動建文帝削藩,結果削出了靖難之役,朱允炆一把火成了熟人,老四則進化為永遠快樂。

    因為老四‘篡位賊子’的身份,在位期間自然與儒教水火不容,所以儒教對大明的改造隻能退回零點,暫時停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