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章 秦陵探秘(1)(1/5)

作者:趙青杉字數:12456更新時間:2023-04-14 19:23:00

    (二合一更新,求推薦票和月票)

    從袁中一的專屬閱覽室離開的時候,成默腦子裏一團亂麻,父親也來找過袁中一和他問的還是同樣的問題實在叫人百思不得其解,成默也問了袁中一知不知道為什麽父親會找過來詢問他這個問題,袁中一說不清楚,隻知道當時成永澤正和楊鴻勳一起研究秦始皇陵建築方麵的一些東西。

    關於秦朝,袁中一是秦俑和文字方麵的專家,而楊鴻勳則是華夏古代建築方麵的第一人,曾是大拿梁思成的助手,秦始皇陵墓的土木大金字塔複原圖,就是楊鴻勳所做,可以說楊鴻勳為秦始皇陵墓研究做了極大的貢獻,從這方麵來看楊鴻勳不會比袁中一差,隻是兩個人的方向完全不一樣。

    而成永澤過來找袁中一,正是楊鴻勳打的電話,楊鴻勳與袁中一共同在秦始皇陵博物館工作過很長的時間,關係匪淺,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至於成永澤和楊鴻勳研究的具體內容,成默也問了袁中一,同樣的袁中一也知之不詳,對於古代建築他懂的不多,根本就沒有開口詳細問,隻是大略提了一句,他記得當時楊鴻勳說:“是有些發現,但是我們這一代是沒有辦法證明了,隻能留給後人解決。”

    然後沒過多久,楊鴻勳就壽終正寢,駕鶴西去。

    楊鴻勳為什麽說“他們”這一代無法證明,聽在袁中一耳裏,意思當然就是楊鴻勳自知時日無多。而聽在成默耳裏,則是楊鴻勳覺得沒有辦法開啟陵墓,所以他們沒有辦法證明。

    很顯然父親是進入秦始皇陵墓之後發現了什麽才會去找楊鴻勳教授了解情況的,至於具體發現了什麽,知情的父親和楊鴻勳都已經故去,如今他手中的線索隻有這段關於“召魂儀式”描敘的字條.....

    成默上了奔馳,叫司機又去了趟鼓樓書店,找到了建築學的相關欄目,把楊鴻勳教授寫的《萬世一係——華夏古代建築史》、《宮殿考古通論》買了下來,至於其他幾本楊鴻勳教授的著作大都是關於園林方麵的,成默也就沒有買,而另一本楊教授所著的經典——《建築考古學論文集》,成默早已經看過,於是也沒有拿。

    回了酒店,成默直接在叫了餐,便坐在酒店陽台的休閑沙發上,麵對著曲江池開始讀起了剛買回來的三本書,因為是尋找自己想要的信息,成默並不是精讀,而是快速的瀏覽,雖說是瀏覽,但並不代表不認真和一翻而過,實際上像這種專業類型的書籍成默一般要讀好幾遍。

    成默將兩本書放在樹墩狀的原木茶幾上,首先拿起了《萬世一係——華夏古代建築史》,這本遺作是楊教授的畢身心血,一直在成默的書單上,卻沒有料到卻是在這種情況下閱讀,書本從遠古時期的洞穴開始說起,以曆史為脈絡,完整而詳盡的闡述華夏古代建築的發展與演變,是一本無論懂不懂建築或者曆史的人都能看明白的書.....

    夜晚的曲江湖美的不似凡塵,古典的亭台樓閣披上了現代的燈火,在夜幕下如同天上的宮殿,環湖路燈火璀璨,曲江池如一麵暗色的鏡子,又如同大地的瞳孔,遠處的樓宇層層疊疊,七彩的霓虹遮蔽了星光,將人間變成了天堂。

    成默身在高處,清新的晚風拂過,吹起了書頁的一角,周遭是萬籟俱寂,在這座大城市的上空,燈火闌珊,淵默無聲,在成默的眼中那一筆一劃的浩瀚曆史,一磚一瓦的古典記憶,緩緩的進入他的腦海,隨著時間在奔湧,在隻屬於他的一方天地裏,轟然鳴響著文字和圖片組成的偉大音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