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2章 好有父愛(2/3)

作者:易克字數:6850更新時間:2018-10-28 19:20:45

    “施恩不圖報。”老李那渾濁的眼神跳了一下,喃喃地重複了一遍,然後抬起眼睛,看著茫茫的海麵,接著又看著我,微笑了下:“小易,你的觀點有些脫俗,隻不過,我們大家都是世俗中人喲……人就是生活在這樣的現實社會裏,現實社會中的人,其實都是現實的。”

    我笑了下:“李叔,我想說說我的看法,鬥膽在您老麵前班門弄斧,不知您是否介意。”

    “嗬嗬,說吧,年輕人:“老李看著我:“我倒是有興趣想聽聽。”

    我說:“的確,感恩情結是我們民族文化中的一個瑰寶,圍繞著一個‘恩’字,每個人都能表達出一番感慨。‘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種樸素、真誠、發自內心並帶有一種誓言氣概的感情,讓我們對民族的豪壯發出由衷的欽佩。“對於受恩者而言,極力想要從心頭卸掉‘恩重如山’的重負,所以我們才推崇‘知恩圖報’,唾棄‘恩將仇報’。

    “那麽施恩者在文化傳承中扮演什麽角色?記得很小的時候,老師就教育我們‘做好事不留名’,當時隻是知道這樣做是很高尚的,但心裏卻總是放不下,為沒人知道自己做了好事而苦惱,最後還是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人知道了。雖然當時無法去剖析這是為什麽,但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實際上那是一種啟蒙教育,是培植中國感恩文化中最為高級的一種境界:施恩不圖報。”

    老李靜靜地看著我,接著又看著海麵。

    我繼續說:“我們中國人曆來重視恩情,所以知恩、感恩、報恩等多種情感一直是相互糾纏在一起的。有時報恩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時常感歎伍子胥報仇容易報恩難,原因就是在施恩者的隊伍中還存在著一大批不圖報的人。”

    “伍子胥?”老李看著我。

    “是的,您知道這個人吧?”我說。

    “這個人是知道,但是,具體的什麽報恩報仇的情況就不得而知了……說說看!”老李似乎很有興趣往下聽。

    “嗬嗬……您是在考驗晚輩的曆史知識吧?”我笑笑。

    “不是,我是真的不清楚……隻是模模糊糊聽人提起過片段。”老李說:“小家夥,說下去……說的完整具體一點。”

    “好——”我於是然後往下講:“這個故事說的是,當年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而奔波逃命,楚國大軍一路追殺不止。伍子胥行至昭關時,遇到了當時高士東皋公,東皋公又聯合身材、長相酷似伍子胥的另一位朋友皇甫訥一同製定了幫助伍子胥過昭關的方案,即用皇甫訥假扮伍子胥吸引守關士兵,伍子胥乘亂出關,然後東皋公再憑借同昭關守將的朋友關係去證明皇甫訥並非伍子胥,讓所有人都相信這隻是一場誤會而已。

    “事實的確是按計劃走的,伍子胥順利過關了,昭關守將還為東皋公和皇甫訥擺了一桌灑席,向他們表達了歉意,並報銷了往返的路費。同時嚴厲告誡全體官兵,一定要仔細,決不能讓伍子胥過昭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