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肉與靈的分離(2/5)

作者:易克字數:21326更新時間:2018-10-28 19:24:19

    “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裏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刹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或許,這樣的文字,是一種理想化的情感,但對我這種似乎經曆過愛情、卻又似乎始終不知愛情為何物的人來說卻似乎充滿了致命的誘惑。

    歲月流轉、時空變幻……戀愛、失戀,結婚、離婚,再戀愛……驀然發現世間大多數人經曆的愛情與秋桐剛才的詩裏描繪的愛情相去甚遠,在自己來來去去反反複複糾葛糾結的情愛中,以及看到身邊各色人等演繹的悲歡離合中,我不由驚異愛情之於現代人的種種變異。

    似乎,絕對的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怨、和絕對美麗的愛情絕不是我等凡人所能得到的。

    問世間情為何物?問世間,什麽是真正的愛情?沒有人能回答我。也許是宿世的福報因緣,我或許隻有在佛經中才能找到答案。

    佛說:世人求愛,如刀口舐蜜,初嚐滋味,已近割舌,所得甚小,所失甚大。世人得愛,如入火宅,煩惱自生,清涼不再,其步亦堅,其退亦難。佛還說:人在愛欲中,獨來獨往,獨生獨死,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偉大的覺者釋迦牟尼如是述說情愛的本質。

    “這世間,到底有沒有至死不渝的愛情。”我喃喃地說,像是在問秋桐,又像是在問自己。

    說完,我看著秋桐。

    秋桐靜靜地看著我,深深呼了口氣,說:“記得一位著名法師在國內某一場合演講時,一位女生傻傻地問他:這世間有沒有生死不渝的愛情?這位結過婚、生過子、做過事業,慈悲為懷的出家人回答說:別傻了吧!海還沒有枯,石還沒有爛,他早把你推下去了。”

    我不由頹然笑了下。

    秋桐接著說:“其實法師說的是一個真理,世間絕大多數人所謂的愛情其實就是這樣的現實和功利!隻是真理對於不明真理的人來說,是很殘酷的!但那慈悲的法師隨即又說:如果一天,他留戀外麵的世界,在外麵有了女人,這時候你要等他,等他回頭,這不是你教你舍不下,不是教你執著情愛,這是你對自己的一個交待,這就是生死不渝的愛情。”

    我怔怔地看著秋桐。

    秋桐接著說:“法師的回答真的令人淚如雨下——原來真正的愛情是從自己的清淨自性中流露出來的,因欲望而產生的愛情不叫愛情,隻能叫欲望!可惜並沒有多少人能明白此理。”

    聽了秋桐的話,我的心不由起起落落,我不由又想起我周圍的女人們……

    此時,我很想告訴秋桐,我多麽想在濯過佛陀雙足的恒河之水上寫下:願我盡未來際,以我無盡的慈悲來讀懂你的恐懼和憂傷;願我盡未來際,以我無礙的智慧來接納你的顛倒和執著,這便是我對你的承諾,是我對你的生死不渝的愛情!

    可是,我不敢說,我無法告訴她,這些話終究隻能深深埋藏在我的心裏。

    或許,會埋藏一輩子。

    一輩子到底有多久,我不知道,也不願意去想。

    “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呢?”我恍恍惚惚地看著天空,仿佛在問自己。

    第1478章真正的成熟

    “執子之手與子攜老的愛情不是找出來的,而是守出來的。如果隻用眼睛找,你很難知道誰可以相守一生。因為隻有遇到事情,人性裏的善或惡才會被激發出來。所以別用外貌和財富選人,而要用挫折、風波和平淡去選人。扛得起責任、同得了甘苦、守得住寂寞的,才是一輩子的戀人。”秋桐回答我。

    我看著秋桐沉靜的麵孔,此時,她的內心如水一般平靜嗎?

    驀然想起一句話,浮生若夢曾經告訴我的:我們辛辛苦苦來到這個世界上,可不是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傷心的,我們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哭夠了,而且我們誰也不能活著回去,所以,不要把時間都用來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單,去愛去恨去浪費,去闖去夢去後悔,你一定要相信,不會有到不了的明天的。

    秋桐入神地看著夕陽下的天空,輕聲說:“再有3個月,你和海珠就要結婚了,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我會帶著真誠的心來祝福你們,我會希望看到你們的幸福和歡樂。”

    我的心隱隱作痛,沒有說話。

    秋桐看著我笑了下:“很快,你就是要步入婚姻的男人了,隻有在婚姻裏,才能讓一個男人真正成熟成長起來……隻有在婚姻裏,你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麽是相濡以沫的生活,什麽是生死相依的夫妻。”

    “為什麽?”我說。

    “因為人的一生,最大的成功,莫過於婚姻的成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家庭的幸福;最偉大的親情,莫過於夫妻之情;最重要的溝通,莫過於夫妻間的溝通;最為重要的理解,是夫妻間的理解;最有價值的寬容,莫過於夫妻間的寬容;最有成效的忍讓,是夫妻間的忍讓;最不容忽視的關心,是夫妻間的關心。”秋桐回答。

    “可是,你並沒有步入過婚姻,你說的這些,未必就是真理!”我說。

    “這不是我的原創,這是一位過來人告訴我的。”秋桐說。

    我點了點頭:“或許,這是有道理的。”

    我其實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也許會同情,也許會嗟歎,但永遠不會清楚你傷口究竟潰爛到何種境地。

    或許,在我周圍的人裏,唯有秋桐,可以洞穿我的心,也唯有我,可以洞穿秋桐的心。隻是,我們都不敢告訴對方,都不敢讓對方知道。

    或許有一句話是對的: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所以期待和努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一個人清楚自己的未來,那連期待都沒有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