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算你有種(2/5)

作者:易克字數:13630更新時間:2018-10-28 19:26:49

    “深度報道一般在報道客觀事實的同時,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思考與判斷,它不僅追求報道的真實,更追求報道的深刻與全麵,綜合一下,以‘今日之事態,核對昨日之背景,從而說明明天之意義’是深度報道的總體特點,經濟新聞中的深度報道關鍵在於‘深度’二字,也就是要揭示新聞背後的本質,要給讀者提供思考的空間,對經濟生活產生影響力……”

    我點點頭:“目前對我來說,最為困惑的莫過於‘深度’二字,我一直想寫得深一點,力求深刻一點,可是,總是找不到由頭,抓不住把手……”

    柳月微笑了一下:“說白了,這就是經曆和閱曆的問題,畢竟你參加工作時間還短,在你短時間的衝擊爆發後,如果不繼續充電,水平就會徘徊不前,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很多人,不學習,不思考,不歸納,不總結,10年20年就維持在一個水平線上,毫無進步,時間久了,就會被淘汰掉,就落伍了……所以,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學無止境,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更要有實踐的學習,多去經曆一些事情,多多善於思考總結……經曆決定閱曆,閱曆成就思想……”

    我又點點頭:“那麽,結合這次的報道,你談談你的看法。”

    柳月莞爾一笑,腦袋一歪:“真想聽?”

    “真想聽!”我老老實實。

    “叫師傅!”柳月嘴角抿著,忍住笑。

    “師傅!”我恭恭敬敬地叫了一聲。

    “嘻嘻……”柳月開心地孩子氣的笑了起來,很頑皮的樣子,接著說:“好了,言歸正傳,談正事……雜文要有‘雜文味’、小說要有‘小說味’,經濟新聞深度報道就要有濃鬱的經濟味。濃鬱的經濟味不僅指題材本身的經濟性,更指從題材中開掘出來的經濟知識、經濟規律、經濟思想等經濟的學理內涵,經濟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感性的經濟活動如果能得到理性的解釋,那麽,經濟報道就有了深度,讀者在知其然的同時也知其所以然,從而確定觀念,采取行動……”

    “那麽,如何能更有深度呢?”我看著柳月:“你別賣關子,快點說啊……”

    “嗬嗬……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柳月努努嘴巴:“根據你的實際,你要想突破過去,寫出的經濟新聞要有深度,首先必須在經濟的本體上進行挖掘,告訴讀者某種經濟事實的同時告訴其中所蘊含的經濟學理是什麽。

    “理論與新聞看似對立,實則統一,新聞反映變動著的事實,強調客觀,而一旦從客觀事實中抽發出內在的知識、客觀規律來,理論也就具有了新聞性,因為它是變動的客觀事實的精髓。從經濟新聞深度報道來說,它所傳播的知識是新聞性的經濟知識,這種新聞性的經濟知識應該成為公眾知識,它雖不係統,但結合實際,說明問題。優秀的經濟新聞深度報道都是在報道經濟事實的同時,閘釋說明其中某種經濟思想的內涵,從而散發出濃鬱的經濟味……”

    “哦……”我點點頭:“這是不是你這幾天經常提到的思辨性?也就是說,要在思辨性上下功夫?”

    “對,聰明,你領悟很快,”柳月讚許地點點頭:“我們做的這組係列報道,必須要帶有強烈的思辨色彩,所謂思辨色彩,我不說你也知道,就是文章中所表現出來的對事實、現象、問題的深入思考、辨證分析的色彩。經濟新聞深度報道雖不是純粹的理論文章,它對現象的思考辨析不能像純粹的理論文章那樣從概念到判斷到推理進行嚴密係統的邏輯演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