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六章太室山上(1/2)

作者:廢紙橋字數:5424更新時間:2023-04-28 08:04:00

    從恒山到嵩山不算太遠,且多有官道可走,哪怕是一行隊伍多達十人,卻也依舊趕路極快。

    大約用了五日時間,眾人便到了登封城中,嵩山也已然在望。

    此時距離武林大會雖還有月餘時間,但登封城內,卻早已是人頭攢動,滿是江湖武人。

    隻是和以往每次江湖上有大規模的武人集會,朝廷都會想辦法控製與打破不同。

    這一次少林聯合武當,一道召開武林大會,朝廷是支持的。

    支持的表現就是登封城已經調來了數千兵甲,專門用來維持秩序,避免大規模的流血衝突爆發。

    江湖人刀口舔血,人多了總能遇到幾個仇人,要沒有約束,單憑少林、武當之力,未必能完全限製那些自由、散漫習慣了的江湖中人。

    隻怕武林大會還未開始,這些武林中人,就已經先打成了一鍋亂粥。

    以往開武林大會,實際上都是有所保留和克製。

    比如專程向交好的名門正派發帖,那些尋常的江湖武人,以及旁門左道的江湖小派,聽到風聲的時候,大會都開完了。

    隻能跟在屁股後麵,聽個響。

    而這一次的武林大會,罕有的麵向整個江湖,並且提前給予了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可謂是誠意十足。

    自然也就幾乎將半個江湖的武人,都召集而至。

    看著這熱鬧到人擠人的街道與集市,幾乎人人都背著刀劍,或是某些奇門兵器,混亂之餘,也給人一種莫名的安心之感。

    仿佛會覺得,有這麽多的江湖武人在,詭邪再厲害,又能將這個世界禍害成什麽樣?

    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人群聚攏,造成的錯誤安全感罷了。

    朝廷雖設蕩魔司,卻基本隻向各大門派招收人手。

    尋常的江湖中人,缺乏紀律,更不服管,要想將他們變得訓練有素,能相互配合著上戰場殺敵···還真不如召集一群尋常的軍戶,訓練一段時間來的省事省力。

    過往的經驗來說,束縛江湖武人,不能用紀律和國法,因為俠以武犯禁,無論是正是邪,他們都過於自由,而不被束縛於框架。

    要束縛江湖中人,得用信仰。

    比如明教!

    當然明教滅了,幹的太正確,也是一種錯誤。

    所以,聰明的江湖門派,如少林、武當,都采取的是教、武分列製,江湖的歸江湖,信仰的歸信仰,很少混為一談,更不以信仰去馴化大量的武人,以免刺激朝廷。

    這也造成了,許多少林、武當出來的俗家弟子,本身卻並不崇信佛、道。

    “師父!人太多了,我們可能找不到客棧住下來。”人群擁擠之中,定閑小聲對師父明鏡說道。

    不戒和尚手持新入手,暫且用著的混鐵棍,堵在一眾尼姑走位,恐嚇著那些妄圖借著人多擠過來占便宜的匪類。

    明鏡說道:“我們不在山下久留,直接上嵩山,去嵩山派借住!”

    五嶽劍派在當地可都是有‘熟人’的,用不著和那些尋常江湖人一起躺大街或者擠地鋪。

    明鏡這麽一說,原本也有些憂心此事的嶽不群,這才也恍然想起,此時並非是五嶽劍派內部都劍拔弩張的時候,而是相互為戰友,互為依仗的時代。

    理論上來講,嵩山派也是可以信任的。m.X520xs.Com

    當然,這對於嶽不群來說,始終隻會是一個虛假的理論。

    對於嵩山派,哪怕是他修為早已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境地,依舊會保留幾分警惕。

    實際上,哪怕是後來,五嶽聯盟分崩離析之時,真正背信負義的,也唯有以左冷禪為首的嵩山,以及以嶽不群為首,卻並不包括華山派眾弟子的華山。

    他們是默契與同盟的破壞者,三定、天門、天鬆、劉正風、莫大···他們都恪守本分,哪怕是算不得為國為民的大俠,但稱一聲仁義,道一句正氣長存,卻也並不為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