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章(1/3)

作者:張曦字數:6440更新時間:2019-09-23 18:27:59

    §§§第三節 茶祭風俗

    在我國五彩繽紛的民間習俗中,"茶"與喪祭的關係也是十分密切的。"無茶不在喪"的觀念,在中華祭祀禮儀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時梁朝蕭子顯撰寫的《南齊書》中就有記載:齊武帝蕭頤永明十一年在遺詔中稱:"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果、茶飲、幹飯、酒脯而已。"

    以茶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 這就與喪葬習俗發生了密切的聯係。上到皇宮貴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離不開清香芬芳的茶葉。茶葉不是達官貴人才能獨享,用茶葉祭掃也不是皇室的專 利。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在較大程度上保留著以茶祭祀祖宗神靈,用茶陪喪的古老風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種方式:以茶水為祭,放幹茶為祭,隻將茶壺、茶盅象征茶葉為祭。

    在我國清代,宮廷祭祀祖陵時必用茶葉。據載同 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時即有"鬆羅茶葉十三兩"記載。在光緒五年(1879年)歲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鬆羅茶葉二斤"的記述。而在我國民間則曆來 流傳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為喪葬中祭品的習俗。如在我國廣東、江西一帶,清明祭祖掃墓時,就有將一包茶葉與其它祭品一起擺放 於墳前,或在墳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習俗。茶葉還作為隨葬品。從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的發掘中已經知道,我國早在2100多年前已將茶葉作為隨葬物 品。因古人認為茶葉有"潔淨、幹燥"作用,茶葉隨葬有利於墓穴吸收異味、有利於遺體保存。

    曆古以來,我國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葉的 習俗。像安徽壽縣地區,人們認為人死後必經"孟婆亭"飲"迷魂湯",故成殮時,須用茶葉一包,並拌以土灰置於死者手中,這樣死者的靈魂過孟婆亭時即可以不 飲迷魂湯了。而浙江地區為讓死者不飲迷魂湯(又稱"孟婆湯"),則於死者臨終前除日銜銀錠外,要先用甘露葉作成一菱形狀的附葬品(模擬"水紅菱"),再在 死者手中置茶葉一包。認為死者有此兩物,死後如口渴,有甘露、紅菱,即可不飲迷魂湯。原來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後要被陰間鬼役驅至"孟婆亭"灌飲迷魂湯,目 的是為了讓死者忘卻人間舊事,甚而要將死者導人迷津備受欺淩或服苦役,而飲茶後則可以讓"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騙。故茶葉成為重要的隨葬品。

    茶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還成為重要的"信 物"。在我國湖南地區,舊時盛行棺木葬時,死者的枕頭要用茶葉作為填充料,稱為"茶葉枕頭"。茶葉枕頭的枕套用白布製作,呈三角形狀,內部用茶葉灌滿填充 (大多用粗茶葉)。死者枕茶葉枕頭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陰曹地府要喝茶時,可隨時"取出泡茶";一是茶葉放置棺木內,可消除異味。在我國江蘇的有些地區,則 在死者人殮時,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層茶葉、米粒。至出殯蓋棺時再撒上一層茶葉、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幹燥、除味作用,有利於遺體的保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