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去破陣(1/3)

作者:繪奈希字數:7642更新時間:2018-10-31 03:17:28

    “鉗製?姑娘,你可知你這家話本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又一太學學生用著言之鑿鑿的語氣說道。

    老先生朗聲一笑,“無妨,在這清談會之上,大家暢所欲言便是。”

    淩雪看向老先生拱了拱手,“那我就說咯。”

    “姑娘請講便是。”老先生道。

    “一個社會的良心所在,是取決於他的法律製度。儒家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為本位,以倫理為中心,以等級為基礎的法律製度和意識形態。主張禮治和德治,也就是人治。儒家人治論的要旨在於:聖賢決定禮法;身正則令行;法先王,順人情。儒家在禮與法的關係上強調禮治,在德與法的關係中強調德治,在人與法的關係中強調人治。”淩雪看把之前就準備好的話給說了出去,這一段她是研究過好久了的。

    “所謂法理不外乎人情,這又有何錯?”路子遠道。

    “華夏神州,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曆史說明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興衰曆史,幾乎成為了一種必然的循環,究其原因,則是統統歸為人治,遇到明君,則本朝興,反之,則亡國。”淩雪看說道這裏,心口驟然一痛,然後腦子裏又突然空了一下,一種與昨天相同的不適感向她襲來。

    “姑娘請繼續。”路子遠正聽得好奇,見她突然停了下來,便以為是她想知道自己的反應,但是他此刻才聽到一半,也沒什麽好說的。

    淩雪看強撐著身子,不讓自己表現出半點異常,而後道,“作為社會的一種治理的模式,應當需要大家普遍地接受和認可,形成一種社會契約。而人治,必竟是一種個人表達的意誌,這種個人意誌和眾人的意誌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呢?個人與眾人總是存在差異的,個人的決定未必就符合縱人的需要。人治的社會裏眾人的命運被係於個別人的手中,許多人的命運常常因為皇帝或者當權者個人的喜怒哀樂而改變。人們對自己的命運和前途沒有了合理的預期,成天生活在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掌權者的號令朝令夕改,人們的行事則完全憑著對掌權者個人意誌的猜測作為指導。因而,人治也是往往充滿著危險,人治往往有走向專製,人治往往損害人們的合理預期,人治也往往與人們追求穩定安全的心理需要不相一致。就那宋國和晉國開戰的事情來說吧。可能宋國的普通人群並不知道,宋國陛下本是有打算過停戰的,但是後來他又不知為何放棄了這一決定。現在宋國軍隊調動厲害,戰火馬上又要蔓延開來了。正所謂君王一怒,伏屍百萬,血流成河。”說道這裏的時候,她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小,基本上是依靠著嗓子生生擠出來的。

    “雪看,你怎麽了。”風許塵驚慌了起來,用手臂托住了她的身子。

    眾人也都把目光全都放到了狀況不對勁的淩雪看身上。

    “我看看。”

    霧靄趕忙站了起來,握過了淩雪看的一隻手,為她把起了脈。

    “這脈象沒問題,怕是被人施了什麽咒了。”他搖了搖頭,又道,“這樣看不出來,把她送裏麵去,我們再瞧瞧。”

    “你們救不了她的。”苻留生突然冷冷地說道。

    “你說救不了就救不了?活死人,肉白骨你聽說過嗎?說的就是我!”霧靄自信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