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誠(1/2)

作者:明聖之君字數:5330更新時間:2023-04-21 21:38:15

    年三十飄雪,瑞雪兆豐年,往年遇此雪景,必會有文人士子作詩詞歌賦,今年的文人士子,倒是難得一見的安靜,安安靜靜的在自己家中過年。印

    午飯過後,宇文君便帶著武宓橫渡虛空,來到了浩安之城,端木直的城主府內,建築一如既往的樸素,門口倒是掛著大紅燈籠,站在城主府最高的位置,勉強可俯瞰整座浩安之城,近乎七成住戶,都已掛上了紅燈籠,而大街小巷,時不時響起爆竹聲,以及孩子們嬉戲玩鬧的聲音。

    宇文君和端木直站在高處並肩而立,年輕的八顧之首感歎道:「要論年味兒,隻有浩安之城的年味兒最足。」

    「便是繁花似錦的皇都,也比不過大人治下的這一座城。」

    端木直聞言,一臉謙遜道:「公子此話何解?」

    「人皇腳下,年味兒才是最為品高味正,我這裏地處偏遠,怎能與輝煌的皇都相提並論,得虧公子此言,沒有被外人聽聞,否則定會有人給我穿穿小鞋的。」

    宇文君暢然一笑道:「因為浩安之城裏的百姓很苦,一切百廢待興,心中有期盼,所以年味兒才會很濃。」

    「皇都少有窮苦百姓,對於多數富貴人家而言,心中早沒了年味兒,隻有利益算計,爭權奪勢,新年之美,隻有心思純粹善良的人,方可感受。」印

    「謝一鳴的南方,年味兒也會很濃,但還是比不上這裏,那裏是富饒之地,如今和靈族展開交通往來,利益盤根錯節,外界南方第一大將,率領南山子弟兵前往北海陳兵列陣,又會衝走一部分年味兒。」

    「算來算去,隻有端木大人這裏的年味兒最足。」

    聽宇文君如此言說,端木直竟覺得有些道理,單就人文情感而言,確有幾分道理。

    「可惜啊,這裏終歸是百廢待興,沒有自己的產業,沒有自己的文化傳承,一切都重新開始,就像是初春時節,要開荒種地一般,而浩安之城往後十年,大致一直都會停頓在這個別致的初春時節。」

    「若什麽時候,走出來一兩位人才,不說八顧之一,可在北方大地小有名氣,那也甚是壯哉浩安二字。」

    其實浩安之城裏,還是有一些人才的,這些人才早年間經曆不順,對官場對世道,心灰意冷,心境蒙塵,難堪大用。

    雖有枯木逢春之說法,可枯木逢春,也很難逢春至浩安之城。印

    此城落成之後,一部分略懂學問義理的流民,知曉這一座城將會經曆漫長的貧瘠,故而一開始就不打算在浩安之城裏安家落戶,早早搜尋自己的下家去了。

    想要留住人才,僅靠道德仁義是沒用的,還是得需真金白銀。

    若有一座恒昌書院落實在這裏,結果也許會好一些,但也未必會很好,文人心裏的賬酸得很是清楚,出自於恒昌書院裏的學子,長大成人之後無論是混跡官場,亦或是淪為他人門客,難免都會被人低看一等,乃至於拒之門外。

    誰讓年輕的八顧之首,讓世家大族心頭滴血呢。

    在某些人看來,恒昌書院就不該存在。

    有本事有學問的人太多,對這個世道,未必會是好事。

    道德與生存,總是存在著各種各樣難以解決的棘手難題。印

    宇文君心裏覺得,這總歸是以後的事情了,他對石崑還有魏桓兩人寄予厚望,這兩人長大成人之後,興許是可以撈上一個八顧之名的。

    隻是可惜了那個叫李春陽的小家夥,他去了白鹿書院,若李春陽能留在橫龍山,恒昌書院將會走出三位麒麟子。

    到了那時,世人對恒昌書院的看法將會改變,世家大族也會對恒昌書院多一些敬畏。

    而有些讀書人,是真的想要一心一意的做學問,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