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4章 太空武器?(1/2)

作者:給您添蘑菇啦字數:4616更新時間:2023-04-22 01:34:51

    和《流浪地球1》一樣,劉浪也事先將第二部的各個影片分鏡頭,以動畫cg的方式製作了出來。

    劇組成員們早就收到了這些分鏡頭動畫,經過一段時間的熟悉,對各自需要表演的內容也有了相應的了解。

    隨著男主角吳壘的最終確定和加入,整個劇組終於開始進入到《流浪地球2》的拍攝之中。

    十月份的西北地區雖然已經有了進入冬天的跡象,但距離劉浪想要的,符合電影拍攝條件的冰天雪地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因此劇組首先進行的是‘地下城’相關的室內劇情拍攝。

    在上百萬工程施工人員的努力下,整個【重核聚變反應】工程基地,包括地麵山體外部的工程加固,山體內部的挖掘,反應堆核心部件的安裝,就連和【重核聚變反應】項目關聯不大的地下設施項目也進行了超標準建設。

    ‘行星發動機配套地下城’的規模,遠遠超出了前世《流浪地球》電影中的那一小片布景範圍。

    深度高達兩百米,擁有十個平層結構,內部總計超過兩千個室內空間的超大型地下設施,物資充足的話,足夠容納數萬人長期生存。

    雖然相比於電影中那些地下城,浪浪山地底的這座規模要小上不少。

    但至少也能稱得上一座‘地下城鎮’了,作為電影拍攝場景,簡直再合適不過。

    ‘地下城’的戲份主要集中在文戲,除了幾段地下居民遊行抗議,以及主角劉啟在地下城內和幫派分子的小規模打鬥外,沒什麽大場麵。

    因此拍攝上也沒什麽太大難度,正好用來給劇組成員們進行前期磨合。

    時間線上,距離‘流浪地球計劃’啟動已經過了許多年。

    整個流浪地球世界普通民眾,地下城的生態,也和第一部中有了相當大的變化。

    劉浪在前世第一部電影劇情的基礎上,利用更廣闊的拍攝布景場地,以及更充沛的資金,相比於前世電影中的一筆略過,更著重地把地下城的生態環境表現了出來。

    相比於前世電影中的輕描淡寫,更詳細地描繪了地下城所遭遇的困境。

    這種困境,並不僅僅隻是物資的匱乏,靠‘蚯蚓幹’之類的食物充饑。

    更表現在大部分地下城居民被‘圈養’在地下,常年不見天日的那種壓抑。

    這也是後來為什麽會出現地下城民眾遊行示威抗議,作為官方的聯合政府為什麽會遭受到眾多反抗力量打擊,人類內部出現矛盾。

    從而引出人工智能係統MOSS前後一係列,被認為是‘叛徒’的行為表現。

    它以絕對理智,近乎冷酷的概率學計算出,想要依靠人類自己去完成這趟長達2500年,超過一百代人的恢宏旅程,概率幾乎為零。

    因此它才會以它自己認為可行的方式,去拯救人類文明。

    即便這種方式,在很多人看來,無異於是MoSS對人類的背叛。

    。

    在吳金,副導演林浩等人的引導下,達叔,吳壘,趙金麥很快融入到劇組之中。

    拍攝任務也按計劃有節奏地進行著。

    有了第一部的經驗,劇組內的拍攝組,道具組等後勤部門有了配合的默契。

    在劉浪的執導下,拍攝進度相當喜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