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明興衰疏(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74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3:00

    主張收獲均分,在景泰年間,依舊是一件脫實向虛的美夢。

    但是主張農產品和手工業製品價格維係在一個平衡區間,提高農作物的

    品類和數量,進而提高大明人口數量,還是可以想一想、盼一盼的。

    」農學堂?」胡濙有些疑惑的說道:「需要單獨設立一個堂來教授農事嗎?」

    朱祁鈺頗為確認的說道:」需要的,誰掌握了糧食,誰就掌握了江山社稷。」

    」誰掌握了糧食…」胡漫麵色數變,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陛下這一句話立刻就讓胡濙醍醐灌頂,這個時候,不是避嫌的時刻,胡濙的疑問,主要是自己的兒子搞出了耐寒水稻,若是設立農學堂,管學大臣自然是的二兒子,胡濙向來不喜歡自己的兒子在政壇裏沉浮,也能避就避讓。

    但是陛下的話,讓胡濙立刻清楚的認識到,皇帝陛下比他更加理解農業對大明江山的重要性,這是皇權的延伸,也是大明興衰的大事這種時候應該舉賢不避親,禮法從來不是不便之物。

    一個大學堂,從最初的醞釀到朝中決行、粗定、有成,需要多久的時間?

    以京師講武堂、講義堂、講醫堂、海事堂、巾幗堂為例,海事堂一波三折,甚至改了個名字,從通事堂改為了海事堂,發揮作用最少也要三年的時間。

    可這些學堂,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大明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

    」那朕就把朕的想法,交給禮部廷議,拿出個章程來,這番建校,朕擬撥三十萬銀,以作籌建之費。」朱祁鈺見胡濙並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便笑著說明了自己的打算。

    和講武堂等學堂一樣,籌建的費用,由皇室內帑單獨撥付,日後的所有開銷和維護,由國帑內帑對半分開,這也是大明皇權和臣權、政務官和事務官、決策權和行政權多年博弈後的一個結果。胡濙一聽三十萬銀,再聯想到自己給皇帝張羅選秀也隻有兩萬銀,隻能說皇帝陛下果然該出手時,從無吝嗇。他俯首說道:「陛下聖明。」」胡少師生了個好兒子啊。」朱祁鈺示意興安拿來剛送來的大明奇功牌,掛在了胡長祥的身上,拍了拍他的胳膊,笑著說道:「好好幹,朕很看好你日後的臣就,朕希望,日後大明的糧食能越產越多,百姓們的肚子也能吃飽一些,要是想實現,胡祭酒要多多為朕分憂才是。

    」臣定不辱沒君命!」胡長祥跪謝皇恩。胡濙和胡長祥站了起來,走出了講武堂聚賢閣,而胡漫打量著自己的兒子,有些好奇的問道:」你是怎麽做到的?」

    胡長祥麵帶猶疑的說道:」後山馬和大宛馬的串串,既有後山馬的耐力,也有大宛馬的高大,在奉聖州軍馬場內,大明的軍馬,比汗血寶馬跑的時間更久,比後山馬更加高人一等,即便是以兒子對軍事淺薄的認識而言,在馬上高人一頭,就是強悍一分。」

    」這是為什麽呢?是什麽決定了它們的耐力,又是什麽決定了他們的身高、顏色、毛發、尾長?這種雜合,隻是在動物上,還是在植物上也有?」」這是五年前為了做此事的起因,太醫院在密雲藥廠有數十塊田,為了篩選出耐寒的水稻,孩兒走遍了順天府,又利用父親的名望從直隸各府、遼東都司取耐寒水稻,在密雲藥廠做了五年的實驗,將秋日最抗寒的水稻和稻穗最大的水稻的花粉互相雜糅,選育數代,方有此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