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11章唱什麽才是什麽(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102更新時間:2023-05-02 10:46:39

    長安。

    青龍寺。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以及某些小學者,年輕儒生等等的鋪墊,在長安青龍寺之中,鄭玄也準備開始登壇正解了。

    鄭玄登壇之前,幾乎所有其他人的活動都停止了下來,就像是在變奏曲之前的短暫平靜,亦或是大佬出場的時候的下意識的藏拙。

    對於大部分的漢代學子來說,鄭玄是一個不可攀越的高峰。

    這一點,即便是水鏡先生多年一邊磨牙,一邊念叨,也依舊無法將其超越。有些時候,不是說純粹的努力就可以做到一切。基本上來說,若是成就一番事業需要一百分,那麽個人的努力至少占據其中八十分,但是八十分往上,就是個人天賦了……

    比如說,有的人擅長數學,心算能力十分強悍,進超市買東西都不用收銀台,就可以算出最終的錢款,有的人卻遇到計算就麻爪,算了上一個數字便是忘記了下一個數字,沒了計算器簡直就是人生灰暗。或許後者通過大量的努力,可以達到前者的七八成水準,但是想要繼續往上,就很艱難了。

    儒家經文也是如此,如果說要通讀背誦,達到七八成的水準,花費苦功夫,一年不成兩年,十年不成二十年,總歸大體上能成為一個書蟲的,可是要從書中靈活應用,旁征博引,甚至相互印證,推陳出新,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了。

    鄭玄在當下大漢,幾乎就是站在經學上頂尖的人物,這不僅僅是鄭玄能熟讀背誦經書,而是鄭玄可以融會貫通,抵達儒學大成境界。

    鄭玄坐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談,每說一句,便是由其弟子國淵於側再次高聲誦讀,以便讓周邊的子弟都能聽聞。當然持續大聲呼喝是一件很費嗓子的事情,一般人還做不來,三下兩下就呲了,而國淵顯然之前多少是練過的,因此聲音不僅是洪亮,而且咬字清晰,即便是離得遠的,也是能大體上聽清楚。

    之所以說大體上,是因為鄭玄說一句,低下便是多少有人下意識重複的,有人感慨的,有人忍不住要顯擺的,即便是每個人的聲音再低,到了外圍也就嗡嗡嗡一片……

    另外一點,各地口音略有不同,關中雒陽的口音顯然是大漢正統,而邊緣地區的麽,也就自然自能是去適應了。

    在高台另外一側,間隔著圍牆和回廊的一間廂房中,有兩人正在側耳靜聽。

    桌案之上,清茶蘊蘊。

    斐潛當然是沒有坐到台下去。一方麵是避免出現什麽領導先走的情況,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能聽到真話,不至於斐潛到場裝修粉飾,斐潛離開立刻連旗幟都撤走。

    因此斐潛誰都沒通知,偷偷帶了許褚和些許護衛,就和龐統遠遠的躲在青龍寺偏殿當中的小廂房之內,一邊喝茶,一邊聽著高台之上鄭玄的講課。

    三禮,是《儀禮》、《周禮》、《禮記》。

    前兩者,是漢之前就有了,而《禮記》則是在漢代的時候出現了,大概和《孝經》差不是很多。

    當然,三禮據稱是周公所著,然後經由孔老夫子論述,其弟子記載。

    但是麽,和漢代大部分的經文一樣,這個事情,其實不太靠譜。

    周公他老人家太忙了,不僅要治國理政,還需要帶兵打仗,然後家裏麵還要生一堆孩子,順帶視察地方,然後還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著書,比如寫個平安經……呸,是易經,還有周禮,還要幫人解夢……

    睡個覺不安穩了都要找周公,你說周公忙不忙?

    所以在這些書籍之中,有一部分是周公寫的,這倒是沒錯,但是要說所有的都歸到周公頭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