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91章人有我優(1/5)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1478更新時間:2023-05-02 10:47:24

    雖然說斐潛大部分的領地都是在內陸,但是斐潛並沒有因此就放鬆了艦船技術的研究。

    艦船技術的科技分支,也不是單獨的光禿禿一根樹杈,其實有很多方麵和其他技術是相互關聯在一起的,比如,冶金和建築。

    冶金就不提了,建築學怎麽可能和艦船技術聯係到一起?

    確實有。

    冶金加建築,再加上艦船技術的一個合體的展現架構,就是船塢。

    不管是新建造船隻,還是船隻的修理整備,都需要船塢。

    一場水麵上的戰爭下來,必然有船隻的損壞。若是基本結構完好無損,就隻是船隻的甲板上被開了太多的孔洞,有些地方被燒壞了,不能繼續航行,浪頭一顛簸,水就直往裏麵灌。

    這樣的船隻是丟棄還是修複?

    答案是能修,會盡量修。

    隻要基本結構完整,龍骨等重要部件未壞,那就會修。

    若是隻需要建造船隻,很多時候便選擇天然的港口,直接搭建簡易的木架什麽的這一類的,可是天然的船塢往往地形受限,想要一邊新建一邊修複,就不得不麵臨著需要臨時修建,或是加建出船塢。

    而在蔡和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用水泥建造出來的半幹船塢……

    幹船塢,是沒有水的,所謂半幹,當然是一半有水,另外一半沒有水。

    其實按照後世的建造修理艦船的需求,自然是幹船塢會更好。隻不過這個年代的水密材料並不過關,還是會滲透些水進來,所有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水,不礙事也就不太管了。

    馬鈞也有提出一個想法,直接在黃河幾字之處開出一個開挖一處簡易船塢,挖出一條又長又寬又深的水渠,然後在水渠之內的麵上砌築石壁,以膠漿抹縫,待水渠建好之後將水引入,船隻就可以沿著水渠到達修理處,然後再將水排空,船隻就可以在這條沒有水的船塢內修理,修好後再將水放入,船就可以駛走了。

    這樣的船塢自然也可以用來建造新船。

    這個方案被否決了,因為估算下來投資過大,主要是在沒有藍翔協助之下,土石方的量實在是一個隻能用人力堆的問題,而關中三輔地區什麽地方的發展是不需要人力的?

    後來,便是在黃承彥的一同研討之下,改成了當下采用的,另外的一個替代方案。

    簡易滑道。

    簡易滑道就是用木質的滑道和大量的潤滑脂來代替船隻從水麵到船台之間的上墩和下水。這玩意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並且對於岸邊岩石土壤硬度什麽的也沒有太多的要求,隻不過不能承載太重的船隻,若是以後斐潛真的那一天拿出了鐵甲艦,恐怕就是拉扯不動了。

    在麵對著木質樓船的時候,這種類似於半幹船塢的簡易滑道,還是相當不錯的,隻要將原來的地麵整平,適當加上碎石、道砟,滾壓平整,灌注水泥即可。而且因為結構簡單,拆裝都很方便。如果需要遷址,也可以拆除大部分的設備,換到新的地方。

    斐潛帶著蔡和,就是來看這個船塢,看一看舊船的改裝和新船的下水。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蔡和不是一個很優秀的將領,若是讓他上陣殺敵,未必能有多少的戰果,但是他對於船隻的理解,要比很多其他將領都強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