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50章善惡與否(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672更新時間:2023-05-02 10:47:47

    暮色時分,安邑縣城的城牆被夕陽籠罩,染成了一片金燦燦的顏色。

    中年人站在城外,仰頭看著城牆之上的被夕陽浸染的顏色,瞳孔裏麵似乎也泛出了光華。

    他背著行囊,身上有灰塵,臉色疲憊,但是眼裏有光。

    行囊是竹製的,因為長時間的使用,外部不僅是有包漿,還有些地方不知道是因為磨損還是被老鼠之類的啃咬,略有一些殘破了。

    為了讓竹筐裏麵的細小物品不至於在行走的時候掉落,還在竹筐內部有一個粗布的袋子,可能原本是玄青之色,但是因為洗的多了,如今反倒是有些灰白,像極了後世那些故意做舊的顏色。

    他提前了兩天到達了安邑縣城。

    身上沾染了灰塵和草屑,可是臉上卻帶著淺淺的笑容。

    安邑作為河東重鎮,緊鄰平陽,作為轉運樞紐,人來人往,車馬如流,川流不息。

    中年人順著人流,慢慢的進入了安邑縣城。

    如今驃騎之下可謂是四海升平,八方寧靖,但是知識分子,或者說類似於後世知識分子的標準的這些人員的數量,並沒有提升多少。

    或許按照大多數人的觀念,驃騎當下的生產力技術水平和生產物資總量比山東的要多,所以知識分子的數量應該是比山東之處要多一些。.伍2⓪.С○м҈

    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

    或許也有人會說,驃騎當下統禦關中才多長時間,還沒有形成有效的積累,但是很遺憾,這或許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最大的那個原因。

    知識究竟是什麽?

    普通人和才子究竟是怎樣的區別?

    生產力的提升文明的進展,為什麽古代的知識壟斷,在現代依舊會出現?

    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人類的知識進步,並不會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提升。

    這幾乎是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重大問題,甚至影響到了後世。

    正常來說,社會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是需要更多擁有更高知識儲備的人才,但事實是,即便是到了後世之中,依舊有很多人沒有一些很基礎的。

    在後世的一項社會調查表示,參與調查的兩萬多米國人當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太陽是圍繞著地球公轉的。在九個基礎性常識問題中,全部回答正確的隻有參與調查總人數的6.5%。姑且不論這個調查項目的參與人選是不是經過精心篩選的,但是相關類似的題目,應該是在掃除文盲的時候就已經是普及教育了,同時按照道理來說,古代獲取知識的最大阻礙,是獲取知識的途徑少,不容易,而現代獲取知識明顯比古代便利,可為什麽依舊有一些現代人會不知道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呢?

    進城不需要繳納任何的費用,驃騎統禦河東不久之後,就取消了這個進城稅。

    進城稅,雖然說每一次不多,大多數之前的進城稅收費標準是每人一枚五銖錢,車輛另算。不管進城待多久,反正進城每人都要交,不限製停留在城內多久,出城則不用付費,但是隻要離開了城門,不管是走出去一裏還是一步,再想要進城,又要再交一次費。

    看起來似乎很便宜,也確實是不貴,但是那要看對於誰來說。

    對於士族子弟來說,一枚五銖錢簡直就是掉到了地上都不會多看一眼,看一眼都代表了掉價。就像是後世那個要不要彎腰去撿一塊錢,然後變到了十塊,再到了一百塊的故事。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或許一枚五銖錢,就是他辛苦砍了一天柴火之後,收入的十分之一。

    中年人並不能算是絕對的貧窮,因為他還能讀得起書,還能借得到錢。但是他也不能算是富人,他隻能算是寒門。中等偏下的寒門。有一塊地,有一間房,有妻有子有父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