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變化(1/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098更新時間:2023-05-02 11:55:06

    驃騎將軍斐潛大舉興兵,在長安郊外突然集結出發,頓時引得長安城內的群眾一陣騷亂。

    某人沉吟了一下,旋即打了個哈哈,

    旋即一大幫子人散了七七八八,到了後麵有人提著米袋子回來了,看著依舊沒動靜的反應較為遲鈍的那幾個,好心提醒道:喵喵尒説

    頓時恍然,麵麵相覷之下,立刻或是咬牙切齒,或是大汗淋漓的朝著米店狂奔而去。

    這年頭,一旦出現兵事,糧食價格就狂飆,這是一種常識,但是常識歸常識,會不會懂得按照基本常識來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像後世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食鹽不過就是氯化鈉,頂多加了微量的碘,然後就有人傳說可以防輻射,便是一陣的瘋狂搶購,屯的鹽三年都吃不完……

    街頭巷尾的議論紛紛,旋即各種猜測紛紛出現,最多的一種便是猜測是不是北地出問題了,鮮卑或是匈奴又鬧騰了?畢竟驃騎將軍行進的方向不是往南,那麽川蜀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不是太高。

    旋即龐統代替驃騎將軍府衙讓人貼出了安民告示,表示周邊無戰事,隻是驃騎將軍的常規兵馬訓練而已,糧價大體上穩定,比起前幾年同期相比較,漲幅還略有下降雲雲,自然也是引得吃瓜群眾一陣憤慨,圈圈個插插的,死黑胖子又來忽悠了,頓時有人嫌棄,有人嗤鼻,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可是在沒有明確的官方說法之前,大多數人依舊是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一些什麽事情。

    龐統也不好將所有的事情都說出來,畢竟若是真說了,然後成功了倒也無妨,如果不成功呢?天子出了什麽問題,那麽該算誰的?還不如就這樣含含糊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也算是一種幸福。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從古至今,向來如此。

    對於大多數普通民眾隻是關心自家吃什麽,而那些關中士族則是在這樣的一次行動當中看到了另外的一個方麵。

    驃騎將軍斐潛麾下,這種速度快到了相當可怕的兵卒動員能力!

    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兵卒來源就是一般的自耕農,所以要進行作戰,就必須要進行政治上的動員,比如在《孫子兵法》就明確表示:“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然後比較不那麽出名的《吳子兵法》之中也提出:“是以有道之主,將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凡治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等等。

    其實意思差不多,就是要打仗了,國君需要讓治下的這些民眾知道為了什麽去打,至少在道義上要站得住,這樣才能打勝仗……

    一直到了漢代,這樣的習慣也依舊保持著。

    若是對應侵略,保家衛國,那麽自然沒有什麽好說的,如果是其他的戰爭目的,多少還是需要走一個流程。

    就像是討伐董卓,也是先在山東郡縣周邊先大肆的宣揚董卓是多麽多麽的殘暴,然後是多麽多麽的不忠不義,之後才有酸棗那個不怎麽像樣子的聯盟,就連斐潛自己,在一開始的時候,要進行作戰,依舊要召開誓師大會,表示要打什麽人,鼓舞一下士氣什麽什麽的……

    然而現在……

    從敲響了將軍府戰鼓,到最後斐潛帶著人馬離開,也就是短短一天的時間,根本就沒有聽說舉辦什麽誓師大會,也沒有聽說有任何的提前的準備,就這樣幹巴巴的硬邦邦的,一點前戲都沒有,讓這些已經習慣了各種前奏來調整姿勢的士族子弟很不適應。

    原來,戰爭是可以這樣的麽?或者說,驃騎將軍之下的兵卒,已經到了這樣的層麵了?在這個年代超快速度的動員能力,再加上戰馬的運動速度,二者結合意味著什麽,相信很多士族子弟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