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1/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386更新時間:2023-05-02 12:08:53

    漢代戰爭,並非像斐潛在後世的時候,認為的那麽簡單和直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生產力和補給品的問題。

    正常來說,就算是在同一個國度之內,都有產糧區和缺糧區的區別,但是問題是絕大多數的戰爭,都是發生在邊疆,而邊疆多數情況下都是缺糧的。

    如果在產糧區,不管是當地征調,還是就地采買,相對都比較容易,而如果軍隊在缺糧區,要想獲得補給,一般來說是三種方法,一是從後方調運,二是就地漁獵,三是依靠隨行的牲畜,當然,還有一種額外的來源手段,就是掠奪……

    不過斐潛自然不能在三輔地區進行劫掠,因為這畢竟是大漢的關中,而不是境外。

    對於斐潛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進行會戰,一舉而定。因為這個時間的節點上,李傕和郭汜等人兵力其實是比較分散的,因此隻要斐潛在這裏突破了,就會引起全局的變化。

    但是要想會戰,並不容易。

    在斐潛誓師啟程之後,其實戰鬥就已經開始了。在這個年代,一場戰役不是兩軍約好時間節點,然後一起到某個地方看風景,而是由綿延的前哨戰掀開序幕,無數支輕騎小隊,在上郡和左馮翊之間反複遊弋,試探,甚至是對衝和拚殺。為的就是要盡可能的去控製戰場,遮住對手的偵察幕,以此來掩護自己主力展開。

    在前哨斥候輕騎的掩護之下,主力部隊才可以放心的抵達適當的陣地,在要點上紮下營盤,穩住陣腳,調整節奏,而且就算布置停當,但是會戰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打起來的,還是要不停的尋找著對方的薄弱位置,在斥候的協助之下,搞清楚對方的兵力配比和分布,全力保持住自己一方在戰場上的主動權。

    反正就是怎麽有利自己,不利於對方,就怎麽來。因此對於斐潛來說,當然是盡可能的打擊西涼軍的有生力量,盡快抵達長安,而對於李傕郭汜等西涼人來說,堅壁固守就是最優的策略,簡單,有效,關鍵是還省力許多。

    斐潛率大隊騎軍,以雕陰為依托,和趙雲荀諶兩人,先期開撥,而後續步卒軍隊和部分胡騎,則是由馬延和徐庶統領,跟在其後,向南挺進。

    而在斐潛的騎兵之前,還有大量的斥候輕騎,同樣是前突展開,來回奔馳,將對方的布置和戰力,源源不斷的傳送到斐潛這裏。當然,在雙方大軍在還未抵達之際,這些斥候輕騎的戰鬥已經開始了,沿著洛水河畔,斥候們展開一係列的追逐和反追逐,相互拚殺,目標都是一個,竭力控製住這個戰場,拔掉對方的眼睛,為後續主力謀求一個更為優良安全的行軍前進的環境。

    因為西涼兵當中也多有羌騎,所以相互之間在在兩天的時間內,斐潛派出的斥候就遭遇了不下十幾場,各有損傷。當然,因為斐潛對於兵卒器械這一塊向來沒有多少含糊的,所以比較而言,還是略有一些占優,就算是受傷,有了鎧甲的保護,也不容易致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