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708更新時間:2023-05-02 12:22:51

    長安大理寺,向來是比較清淨的地方。

    當然,這裏清淨是應該的,就像是後世法院若熱鬧得跟菜市場一樣,往往就未必是什麽好事。

    二三十名難民打扮的百姓,突然聚集在大理寺的衙門之外,齊齊跪下,大聲鳴冤。

    這種稀奇的景象,自然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難民衣衫襤褸,風塵仆仆,跪拜在大理寺衙門之前,而那些城中百姓,正裏一圈外一圈的圍著看熱鬧,畢竟這真是少有的景象。

    見到這般情況,司馬懿作為大理寺主官,當然不能怠慢,便是從內而出,來到難民身前,大聲喚道:

    見到司馬懿出現,那些難民則是有些膽怯模樣,但是隨著人群當中有人喊了一聲,隨後其他人也是紛紛高喊起來,一時聲音嘈雜。

    司馬懿的目光微冷。

    有人沒有外掛便是寸步難行,而有的人本身就是外掛。

    比如像是司馬懿這種,幾乎是瞬間就意識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雖然說這些難民看起來似乎很淒慘,但是喊起來中氣十足。

    還有一點更為關鍵的是,長安三輔的關隘之處,都有接受難民的營地,並且有周邊的縣城負責先期的安置工作,就像是武關之處就是對應著藍田難民大營。在難民大營之後再進行相關的分流,或是前往河東,或是遷徙隴右等等。

    所以這樣二三十人的難民,究竟是從哪裏出來的?

    司馬懿最近也沒有聽聞過周邊難民營地出現了什麽事情。

    司馬懿沒有大聲吼叫著,企圖在嘈雜的聲浪當中去壓過這些難民,而是就這麽靜靜的站著,看著,直至這些難民的聲音重新低下來。

    難民喊了一陣,見司馬懿不答話,也就漸漸的收了聲。

    司馬懿才重新說道:

    司馬懿特意沒有說官話,而是盡量用俗語。不僅是為了讓難民能聽得懂,也是要讓周邊圍觀的其餘百姓能夠聽得懂。

    難民之中,有一名年長者往前了些,顫聲而道:

    年長者說著,聲音悲切。

    按照道理來說,似乎說得通。去成都告狀的路被堵了,所以才來長安告狀。

    司馬懿聞言,卻在心中冷笑。

    若是真的一般百姓,有幾個是會選擇進京告狀的?畢竟這一走,可不是一天兩天,家中勞力離開這麽長時間,妻兒老小都不要了?還是說這些人妻兒老小全死了,就剩這些人了?

    就算是到了後世,為什麽很多人都囂張的表示,有本事去告啊,還不是因為普通百姓要每天顧著吃喝,真能像是某些磚家那樣空閑,表示訴訟很簡單,五十走一趟?所以其實大多數的百姓並不像是某些磚家所說的那樣不懂法,而是也懂得的,也不是說人人都願意忍氣吞聲,隻不過是因為明知道是吃虧了,但是打官司的成本實在是太高,最終才放棄了。

    大理寺是對於各地郡縣相關律法審判的最終審核機構,其最為重要的職責審核各地刑獄重案,並不是直接接受普通百姓遞送的訴狀的。這和後世最高法有些相似,一般不接受直接的訴訟,但是司馬懿卻接了下來。

    而且不僅是接了訴狀,還讓大理寺的書吏出來,一一給這些難民做登記,同時還公開宣稱要幫這些難民先找個住處雲雲……

    按照道理來說,這些難民到了長安,一路上風餐露宿,如果有免費的住宿提供,當然更好,並且司馬懿都說了,還可能會有些事情需要後續的補充,若是真的想要告狀,當然不可能說好像是將訴狀遞上去就完事了一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