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17章砸鍋,修補大法(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308更新時間:2023-05-02 14:10:07

    太原,晉陽。

    城守府衙。

    崔鈞拿著一根毛筆,一邊在紙上揮毫潑墨,筆走龍蛇,一邊不急不緩的問道,

    崔鈞停了筆,點了點頭,

    崔鈞年齡比較大了,若是放在後世來說,基本上就是處在晉升的關鍵節點上。如果說升上去了,那麽在朝廷高層還能再幹個幾年,甚至十幾年,一直到當不動官了,都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說這幾年沒能升上去,那麽其官職可能就是終止在了太原太守這個職位上。

    雖然說一郡太守,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已經算是非常高的一個職位了,但是……

    就像是某個人說的一樣,人總是要有些理想追求的,要不然和鹹魚有什麽分別?

    崔鈞聰明麽?

    相當聰明。

    但是這聰明人,難免沾染個習慣,就是喜歡點評。

    當然,崔鈞喜歡點評的習慣,這也是和漢代習俗相關。

    畢竟從黨錮之禍,到月旦評什麽的,都是和點評脫不開關係。在這些事件之中,這些喜歡點評的人,整體上來說是讀了不少的書,也懂得不少的事情,但是距離大儒還有一段距離。

    不管是引發了太學動亂的點評之人,還是月旦評的掀桌揪胡子的點評之人,基本上來說就比半桶水多一點,所以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點評半桶水,表示某某呢,說的還是不錯的,但是怎麽怎麽的,亦或是說某某呢想法不錯,但是怎麽怎麽的,以此來尋求自身比半桶水更優越一些的快感。

    崔鈞就多少有這麽一點問題。

    就比如在青龍寺當中的經學辯論,崔鈞就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崔鈞覺得,華夏之學麽,唯有一家,就是。

    為什麽呢?因為崔鈞覺得,之前春秋戰國之時說是百家,實際上都是來源於道家,其他什麽兵家,法家,儒家,甚至是小說家,還有後期的雜家等等都是從道家思想裏麵產生而衍生出來的,所以華夏之源出於道家,這還需要討論什麽?

    那些在青龍寺裏麵辯論了半天的,說什麽正經正解的,都是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之輩,統統都是一知半解,管中窺豹之人。

    又比如崔鈞也覺得驃騎有些策略不怎麽樣,不符合大漢實際情況,若是按照後世的話來說,就是違背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雲雲。

    可是崔鈞他在批判旁人不求甚解的時候,他忘了一件事情。

    他自己也不是很懂,或者說是真正的懂。

    比如這個。

    道,是老子的,這沒有錯。

    百家之中很多人,是師從老子,或是間接的學老子的,這也沒有錯。

    但是老子的思想又是從什麽地方來的?

    崔鈞或是不知道,或者就是裝傻不提了。

    如果說旁人學習了老子的思想,拓展出新的想法和思路,算是老子的功勳,要歸入道家的話,那麽老子又是在哪裏學習了知識,看了什麽書,從其中拓展出道家的思想來,是不是要將道家歸入老子所學習的那些書,亦或是那些知識原本的創作者的體係呢?

    當然,在這個時候,雙標就能起作用了。

    崔鈞有雙標麽,多少也有一點。畢竟人麽,不就是複讀再生,雙標轉世的麽?

    崔鈞對於他老爺子拿錢買官很是不齒,公然點評嘲諷他父親一身味,但是另外一方麵崔鈞又沒有表示從此就脫離低級趣味。他官依舊當,錢也依舊拿,並沒有要當一個沒有任何的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