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49章殘薄餘光(1/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568更新時間:2023-05-02 14:10:19

    明清時代的科舉製度,無疑就是封建王朝科舉的巔峰之作,不管是在組織機構還是登記劃分上,都是及其成熟。

    嗯,嚴格來說,科舉應該是明代就成熟了,清朝隻不過是延續而已。

    在明代的時候,五級的科舉製度,使得人才晉升就像是後世的升級遊戲一樣,有著明確的目標和相關的福利待遇,也就使得幾乎是全國上下的讀書人都瘋狂的投入到了這樣一個等級科舉考試之中。

    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要是將這幾個字眼換成,黑鐵,青銅,白銀,黃金,鑽石,是不是更有感覺?後世為了虛幻的,明確標明隻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虛擬賬號,都能夠引發瘋狂,何況是在沒有什麽娛樂的封建王朝?

    那麽是不是斐潛照抄明太祖的《科舉成式》,就能奠定科舉長達千年的鼎盛模式呢?

    實際上,並不能。如果斐潛真的這麽做了的話,也就僅僅是拔苗助長而已。

    任何事情,都有其發展的內在規律。

    科舉也是如此。

    單說一項,若是按照黑鐵、青銅……呸,按照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五個級別展開考試,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又是多少?各個郡縣之內的官吏,原本就有些不足,再加設額外的職位,什麽時候才能到位,科舉人員到位了,又要怎麽監督?這些一連串的問題,都不是說簡單的知道幾個等級製度,就能辦得好的。

    正是考慮到這些問題,斐潛才讓司馬懿和其他的人到各個周邊郡縣,先期展開試點的工作,收集問題,然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當中,一點點的將後麵封建王朝的科舉製度,改良並且使用。

    司馬懿到了河東之後,立刻對於河東考試機構進行了梳理。

    他對於驃騎此舉,感覺由衷的敬佩。

    人們所知有限,然後大部分的人對於所知之外的事情充滿了恐懼,並且是拒絕認知的。簡單來說,大部分的人,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但是在裝作自己知道,因為害怕看見真實,更願意沉浸在虛幻裏麵。

    明明意識到所知的界限,卻能裝作不存在,究其原因,一般是不願意離開舊有的被窩,離開習慣的領地,畢竟這個被窩和領地,有他們已經習慣了的規則,也有名聲和利益,甚至還有可以打擊年輕人探索的好奇心的權柄。

    比如宗教,又比如……

    少部分的人,能觸摸到隔絕當前時代認知的透明牆體,甚至翻越了這個認知障礙,但是麵對混沌且茫然的外界,他們沒有方向,有時候難免就將手中摸索到的東西,當成了寶物。

    司馬懿是年輕人,他有好奇心,並且他不笨,所以他很早的時候就意識到了他所認知世界的界限……

    他看到了自己的界限,但是他看不到斐潛的界限。

    所以司馬懿覺得驚奇且恐懼,並且試圖揣摩著,探索著斐潛的界限。

    就像是這一次前來河東,司馬懿也想要從其中巡查到斐潛對於科舉的布局,以及整個科考的政治意義,從而在未來某一天,可以變成司馬懿自身能夠使用的能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