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6章 穿越神器(下)(1/3)

作者:空穀流韻字數:6458更新時間:2023-05-02 17:44:38

    “婆婆,這是,大布紋樣的花本圖麽?”

    鄭海珠一麵問,一麵已將書箱中那張發黃的圖紙拿在手裏,細細參詳上頭那些色彩搭配絢爛無比的幾何圖形。

    唐阿婆瞟一眼,點點頭。

    此世的崇明島,與鬆江一樣,皆為江南棉紡業發達的所在。

    崇明人管沒有染色的毛坯布,叫作“小布”,因這種毛坯布多被朝廷收去賣給番商,又被稱為“賣布”。

    鄭海珠說的“大布”,則是染色棉線織成的花色布,崇明人也叫“間布”。

    唐阿婆接過圖紙,眼裏浮現柔情:“阿珠姑娘,此乃我祖母記下的花本,她隨我祖父來到崇明時,把廣西的織布技法也帶給這裏的婦人。”

    鄭海珠讚道:“婆婆,唐老夫人這些圖樣,精美絕倫,便是與我在兗州王府裏所見到的魯錦比,也不會落了下風去。”

    “魯錦?哎,我們這是棉布,怎能和錦緞比得?”

    “婆婆,魯錦並非用的蠶絲,”鄭海珠解釋道,“魯錦也是用各色棉線織成,紋樣與唐老夫人所畫的這些格子很像。魯錦五色斑斕,棉布又柔和暄暖,魯王府的貴人們並不是隻愛用絲綢,他們亦稀罕上佳的提花棉布。”

    “哦,如此,”唐阿婆笑道,“這名字倒不算誆人,都是燦若雲霞,王侯身上那一兩銀子一尺的緞子能叫錦,憑啥平民百姓穿的間布,就不能叫錦?”

    鄭海珠此時,已經離開石桌,蹲在打開曬太陽的書箱邊,像淘金者一般,小心翼翼地整理著那一疊明顯是花本紋樣的圖紙。

    莫說是崇明縣城的布坊了,就算鬆江府韓家那樣規模的絲布商號,她也沒見過這種紋樣。

    色彩的確像魯錦,菱格方寸間的植物紋、人形紋、鳥獸紋,卻分明帶著另類的奇幻浪漫,與儒家禮教催生出的規整含蓄的風格,有著明顯的不同,仿佛微觀世界中熱烈的嘉年華。

    是了,鄭海珠想起來,故去的唐一岑唐公,原籍廣西桂林,不論唐夫人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她對於紡織紋樣的描繪,必定帶上西南邊陲的審美光輝。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瑰寶,沒有高低之別。隻有狹隘的大漢族主義者,隻有眼窩子淺陋的井底之蛙,才會狂妄自大,見不得同胞外向型地學習,就如見不得同胞向海而商。

    鄭海珠無法不激動。

    她要請韓希孟來看這些紋樣。

    無論織布還是刺繡,韓二老爺和韓希孟都沒有固步自封的習慣,他們會喜歡這些紋樣的。

    一旁的唐婆,見鄭海珠滿臉寫著“我挖到寶貝了”的模樣,未免也動容。

    “阿珠姑娘,我母親就是崇明本地人,但祖母的花本子,我沒見母親怎麽用,或許不喜,或許太難。到了我這裏,咳,就更續不上嘍。我不擅女紅,一上織機,一拿梭子,就頭疼眼花……”

    鄭海珠抱起那一遝珍貴的資料,坐回石桌邊,帶著已經沒有疏離感的口氣道:“每個人性子與喜好不同,誰規定女子就要會織布了?婆婆看合同契紙,多少字都能甘之如飴,亦是我等學不來的本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