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00章 戲台(上)(1/2)

作者:空穀流韻字數:4750更新時間:2023-05-02 17:44:39

    二奶奶錢氏,與鄭海珠一樣,對於研發多錠紡紗機的積極性很高。闌

    韓家的生意,本就是紡、織一體的。

    能夠在相同時間裏紡出更多的細紗線,意味著布匹的價格就算降下一二成,貨主的利潤也不會比過去少,貨的競爭力則強上許多。

    鄭海珠於是與錢氏直言:“二奶奶家有棉田,我在崇明的莊子也種棉花,咱兩家又都養了許多能紡紗的婦人,快些將這多錠紡機做出來,我們占個先機,掙上頭幾桶銀子。不過,此事就像打仗時新出的武備一樣,很快便會被四麵八方地效彷了去。”

    正在琢磨輪機聯動線繩的阿山,討好地附和道:“夫人說得是。另一則,不曉得真的轉起來,倘使出紗果然又快又好,織工那邊是不是反倒接不過來。若那樣的話,還須改織機哩。”

    鄭海珠斜瞥了阿山一眼。

    此話不錯,紡紗與織布的頻率,當然要保持協調的配合。珍妮紡紗機的誕生,就是被飛梭織布機刺激的。

    觸動鄭海珠的是,這個木工阿山,無論前幾日被她差遣著打製小型炮車,還是今日來看紡紗機,都表現出一種若隱若現的思維上的敏捷。闌

    那些被選做第一批營兵的遼民們,也不笨,但更多的是對將官號令的理解力到位,以及肢體反應的迅速。

    鄭海珠在心裏對阿山做了個記號,然後向韓希孟道:“小姐,阿珠與你分分工,今日將唐老夫人這台紗機各畫一側,圖紙交給阿山與幾位紗工帶回我莊子裏,細細參研,打製新機,如何?”

    錢氏一聽,曉得鄭海珠怕莊子簡陋,怠慢了自己和希孟,還是讓她們住在縣城,卻又不好讓阿山這樣的成年男子留下來。m.X520xs.Com

    “阿珠,”錢氏坦誠道,“這節令,不冷不熱,鄉間倒比崇明縣城更舒服些。我與希孟,一起住過去吧。”

    “呃……二奶奶,那邊還未來得及造磚房,都是泥牆湖起的屋子。”

    錢氏笑道:“泥牆又如何?我幼時在嘉定娘家,也住在棉田邊。你們可曉得?二老爺年輕時去北邊向百泉居士求學問道,還住過山洞呢。”

    百泉居士,就是李贄,明代著名學者,泰州學派宗師級的人物。李贄的思想受王陽明“心學”的影響,又被他另類不馴的性格發展得更顯犀利,諸如抨擊抑商思想,提倡婦人亦可聽男師授課等。闌

    鄭海珠當年投身韓家後,漸漸得知二老爺韓仲文曾是李贄的擁躉,才明白,韓仲文為何能坦然地以文士之身四處經商,更感慨,正是叔嬸的開明,韓希孟才比尋常閨閣小姐少許多束縛。

    此際,錢氏率先發話,正合韓希孟心意。

    崇明氣象開闊,臨海的獨特風光,比鬆江城小橋流水的景致更新奇,韓希孟還想帶著幼子再領略一陣,同時畫些花本,回去繡出來。

    鄭海珠見她們說得毫無造作之態,遂也不再贅語,吩咐花二與阿山先把幾台紡機與織機都拉回鄉間,再來接奶奶們。

    ……

    臨近傍晚,阡陌縱橫交錯、屋舍星羅棋布的鄭家莊中,炊煙鳥鳥。

    白晝裏熱火朝天的造屋、軍訓和曬鹽活動,都隨著日頭的偏西,畫上句號。闌

    鄭海珠在唐婆的輔助下,安頓好錢氏與希孟等人,抽空去找吳邦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