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五章 積重難返,一地變法(1/2)

作者:斯文客南宮恨字數:5098更新時間:2023-05-31 17:37:32

    李唐的建立本質就是世家門閥的一次巨大勝利,不可否認李唐宗室尤其是太宗的雄才偉略,可是從建國開始,宗室和各地的世家門閥間的鬥爭就沒有停止過。

    太宗之時,五姓七望就一直不尊中央,隱隱有自成一派的跡象,於是乎從太宗到高宗,一直打壓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及太原王氏的勢力。

    一直到高宗下令,五姓七望之間不得通婚,後麵又經曆了武皇一朝,大開酷吏。

    這才終於讓這一些高門世家稍微有所收斂,然而在這過程之中,與李唐宗室一起開國而崛起的關隴貴族,也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集團。

    但李唐起家本身就是與關隴世家共天下,所以自當代唐皇登基,就在進行一場改革,於財政之上要開源節流。

    並且關隴世家需要權力,而山東和江南的士族也在崛起,他們還需要打壓這些後來者們。

    可唐皇又不能讓一個地方徹底的壟斷了朝堂的權力,這就讓關隴世家和地方士族間的矛盾也尤為的激烈。

    周清都因為有著後世的見識,可以高屋建瓴,然而在這個時代,哪怕是接受皇室教育的宗室成員,甚至是那些千年的世家,也未必能夠看到這一步。

    “事實上,李唐如今已經是危若累卵的時局。”

    “盛世之下潛伏的危機,早已經到了不動不行的地步。”

    “在這一點上,當今的聖人倒是目光卓絕!”

    自己幹的事情,當然也隻有自己最清楚。

    起碼這個時候的唐皇還算是清醒明白,盛世的表麵下到底隱藏了多少的危險。

    不過未來那個已經享福許多年,喜歡玩兒媳婦的李隆基還有沒有這種清晰的目光,那就很難講了。

    “醴泉的事情,不過是一個開始。”

    “那位長安城的皇帝,想要換一個忠誠的,能夠懂他意思,被他控製的丞相,他不想聽那些忠臣錚臣們的直言了,他知道做什麽才是對的,幹什麽才是好的。”

    “但是他年紀已經到了,盛世已經開創多年,他也想要享受享受了。”

    “隻要依舊可以控製軍隊,那麽政事他便準備找一個合適的人放手,順便進行一場以關隴集團為主導的改革。”

    倚靠著後世的曆史眼光,周清都很準確的剖析出了此時唐皇的心理狀態。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

    “就如同來俊臣之流一樣。”

    “壞事都是那些奸臣,權臣,酷吏所為,與當今的聖明陛下又有什麽關係呢?隻不過是這些卑鄙之人蒙蔽了陛下的聖聽而已。”

    “隻要事成以後,當今的聖人再將那柄刀子打碎,扔掉。”

    “他就依然是這天下,最賢明的陛下,史書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盛世的打造之人...”

    “甚至是,位列‘聖王’之尊,享壽五百!”

    蹲伏在周清都肩膀上的玄貓,罕有的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不是那位寄宿在異寶之內的太平公主厲魂不能反駁,而是不知道該怎麽反駁。

    因為就按照她對這位李三郎的了解,他還真有可能這麽幹。

    別看這位唐皇很多時候表現得溫情脈脈,甚至還十分的念舊情,骨子裏卻極為的冷酷無情,為了權欲別說是區區忠心下屬了,哪怕是血脈親屬一樣該舍便舍,該殺便殺。

    他的那幾個兄弟為何看著那麽胸無大誌,因為有大誌,那就得小心意外落水或者暴斃了。

    當年她作為鎮國公主權勢滔天,背後依靠的可不止是她,還有當時太上皇的信任,甚至可以說得依靠與她聯合,那位太上皇才能穩得住朝政,才能擁有一部分真正作為帝皇的權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