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章 改革(1/2)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4488更新時間:2023-06-02 08:48:10

    第10章  改革

    子玨在和徐國聯姻之後,國力快速提升,作為殷商遺民,邦周各國對淮國都很警惕,子玨也一直在加強軍備。

    原本隻有千餘人的軍隊已經擴張到了五千人,淮國想要一個安定的環境,就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也幸好淮國使用了牛耕技術,又有漁鹽之利,不然根本撐不起這麽高比例的軍隊。

    在淮國快速發展的時候,邦周也發生了重大政治變動,周成王姬甬親政,太宰旦離開了鎬京前往成周。這一次政治變動也讓原本的太宰旦流言煙消雲散。

    周成王姬甬雖然沒有武王雄才大略,不通軍事,但是他在太宰旦,太公望等人的教導下,政治水平極高,乃是難得的明君。

    邦周此時可謂是如日中天,子玨一直韜光養晦,不去刺激邦周。而隨著淮國偃旗息鼓,並且開始和周圍的方國做生意後,齊國、魯國、郯國、莒國等方國也暫時沒有關注淮國。

    這些方國在吃虧後,知道淮國是硬骨頭,不好啃,開始轉而對付東夷、淮夷。東夷淮夷雖然也強盛,但是實力比不上這些邦周方國,征討這些更是勝多敗少。

    淮國在對邦周各國虛與委蛇之後,開始往南發展。他始終記得,在淮國之南,還有吳國和越國。

    雖然周王室看不起吳國,隻是封了吳國子爵的爵位,關係並不好。但是子玨不敢賭,萬一等淮國和邦周作戰的時候,吳國從後偷襲,這可是要命的。

    所以子玨打算將吳國解決了,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吳國地處偏遠,被邦周視為蠻夷,而且吳國也不向周王室進貢,即便是將吳國滅掉,短時間內邦周也不會知曉。同時吞並吳國也會讓淮國的實力大增。

    不過吳國雖然在邦周看來是蠻夷之國,但是實力並不弱,同樣是人口三十萬的大國。想要吞並吳國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子玨隻是製定了一個方向,這個吞並過程可能需要持續百年,甚至更長時間。

    與此同時,淮國也開始對不願歸附的淮夷、東夷部落用兵。

    這些淮夷、東夷部落和淮國作戰自然是不占優勢,經過幾次打擊之後,就會日漸衰落,然後被淮國吞並。

    因為子玨緩和了與東方諸國的關係後,淮國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並沒有和東方諸國發生戰爭。當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兩次戰爭的慘敗。

    特別是第二次,天火降世的景象已經深入人心,原本這些諸侯國還想要封鎖戰敗的原因,但是在子玨放歸那些俘虜後,就再也壓不住了。

    東方諸侯國不敢再賭會不會再次出現天火降世的事情。甚至有傳言說殷商天命並未斷絕,而是被子玨繼承。

    在不確定這些之前,東方諸侯國不敢動手。當然這個震懾也是在隨著時間推移不斷降低,子玨估計最多十幾年的時間。新一代的人就會忘卻這件事情,到時候淮國和東方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就會再次爆發。

    在確定了國策之後,淮國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子玨看著淮國的變化頗有一種玩戰略遊戲的感覺,那些一個個淮夷部落被並入淮國,淮國的土地一點點擴張。而他的係統界麵上的數據也會更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