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7章 謀取巢國(1/2)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178更新時間:2023-06-26 19:06:27

    第117章  謀取巢國

    姑蘇城的移民花了兩年時間,畢竟在很多人看來,遷徙去姑蘇,就等同於流放。

    王謹四年前親政,在孫叔敖的指導下,做的還不錯,沒有多優秀,但是當一個守成之君綽綽有餘。

    淮國公室中,對於姑蘇城很是看重,畢竟這塊土地若是利用好了,就是淮國的一個後勤基地。經過大規模修建水利設施,姑蘇城這裏可以生活大量百姓,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王霸之基。

    王謹為了將這片土地掌控在公室之中,讓公室出任姑蘇尹,每一任姑蘇尹的任期為五年,五年後不管如何都會進行調任。

    雖然公室一族中有玄鳥紋,又有老祖宗在,基本上不會出現曲沃代翼這種情況,但是合理的製度也是必須要有的。

    王謹將一批富戶遷移到姑蘇,這其中的因素很多,除了為充實姑蘇城外,另一部分也是因為很多卿士家族已經尾大不掉,侵占小民的生存空間。

    王謹強行將這些人遷徙走,將這些卿士家族拆分,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世家大族強行拆分為小戶。再加上孫叔敖之前所商定的律法,很快就控製住了淮國卿士家族的做大。

    同時將這些世家大族遷徙到姑蘇城後,還給更多人提供了上升空間。也讓王謹可以安插自己的心腹。算得上是一舉多得。

    而作為姑蘇城的建造者,徐庸成了姑蘇城的第一任令尹。實際上在自從淮國大力發展水利之後,吳地的糧食就開始不斷增長。

    等到所有水利設施建造完成後,第二年太湖平原周圍的糧食產量就提升了三成。等這裏用上更先進的耕種技術之後,未來將會提升至五成。

    整個太湖平原,上百萬畝良田,若是豐收,足夠整個淮國吃上一年了。擁有淮河平原和太湖平原,淮國的糧食產量已經將邦周其他國家遠遠拋在後麵了。

    在完成了姑蘇城的建造之後,王謹停止了勞役征發。連續十年的勞役征發,讓淮國民眾負擔很重。自從子玨開始,淮國都信奉民力不可用盡的底線。

    所以淮國的勞役征發一直以來都很慎重,並且和其他國家勞役征發還需要自備幹糧工具,淮國的勞役征發是管飯的,並且在管飯管飽,在勞役結束之後,還會給一些錢,當然這些錢並不算多。

    淮國的勞役是輪流進行的,參加過一次勞役之後,第二年再征發勞役的時候就不會再征調。

    這在其他諸侯國看來,淮國這種征發勞役就是傻子行為,免費的多好?

    實際上免費的才是最貴的。

    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就像是和其他國家認為富庶的標準是糧草充盈倉庫,錢財累計巨萬,貫朽而不可校。

    但是在淮國公室藏書之中有明確的記載,這種行為是浪費。畢竟隻有把錢花出去的時候才是錢,放在倉庫中,隻是一堆破銅爛鐵。

    讓錢財流通起來,讓貨物流通起來,這才是錢的作用。

    王謹與民生息,不再大規模征發勞役。但是並不代表著淮國也停止腳步。王謹將大量暗探派遣進入楚國和巢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