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6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1/3)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6204更新時間:2023-12-27 14:08:18

    第396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

    等到《禮記》被王荊批注完成後,基本上已經麵目全非。

    甚至還在禮記第一頁上寫下了評語,曰:‘事隨境遷,世易時移,禮儀豈能不知變通?’

    同時同意了禮記可以正式成書發行天下,但是所有抄錄必須將王荊的批注一字不差的抄寫下來。

    王荊對《禮記》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等到戴聖帶著那本《禮記》回來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逼的。

    作為大儒,他很清楚儒門對禮的執著,若是《禮記》被如此大改批注,恐怕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當戴聖帶著《禮記》回到學宮的時候,諸多學派看到《禮記》被如此批注,一個個也是目瞪口呆。

    有人歡喜有人愁,還有人憤怒無比,覺得這是在掘儒家的根基。

    隻不過即便是如此,也沒有人敢當眾說出來自己的不滿。王荊可不是一個仁慈的帝王。

    你敢在這裏直接反對他的批注,你信不信下個月你就因為上朝時候違反禮儀,藐視朝堂全家被流放八千裏?

    儒家另一本經典是淮宮春秋,當年在淮國學宮之中,孔子為這部淮宮春秋做注。淮宮春秋記錄了從子玨立國以來,到三家分晉數百年的曆史。

    實際上最有權利為這本書做注的是王氏一族,隻不過一直以來王氏都是將其作為史書。

    但是現在這本書不僅被儒家奉為經典,法家也將其奉為經典。儒家講的是其中的微言大義,法家講的是其中的法治改革。

    而且這兩種說法都能說得通。

    因此注解《淮宮春秋》的學派也是最多的,儒家每一個學派都依照各自的思想對《淮宮春秋》進行了注解,其中影響最廣泛的是公羊學派的《春秋公羊傳》。

    雖然《淮宮春秋》有很多注解,但是這些學派都清楚,真正的解釋權一直都在皇室手中。

    畢竟隻要皇室認真起來,他們可以拿出大量史書將當時的場景還原出來。你說這是你們學派先賢所寫,皇室能夠找出這位先賢所有的記錄,連當時的原本都有。

    當初先秦之前,因為沒有紙張,竹簡書寫也極為不方便,因此各種經典言語都極為簡練,就是為了方便書寫記錄,但是這樣做就造成了一個原因,諸夏文字博大精深,往往一個字可以表達出多個意思。

    因此就會出現各學派對這一句話的解釋。

    但是誰又能保證自己的理解就是先賢們原本最初的意思呢?

    因為眾人都不知曉當時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從史書中進行了解,但是史書對於這些事情記錄的也不多。

    於是這句話的注解就會爭論不休。但是王氏除外,隻要王氏認真起來,這些學派都要怕。

    就比如你正在和人爭辯先賢寫這一句的含義,結果下一秒王氏直接來一句,當年這位先賢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王氏一位先祖就在旁邊,並且詢問了其意思,接著又命人命人將王氏記錄的書籍找出來,讓你看。

    並且記錄了當時的情況,以及先賢自己的解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