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05章 經學世家的春天(1/2)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4170更新時間:2023-12-27 14:08:50

    第405章  經學世家的春天

    勳貴、豪強、官員大戶們分家,剛開始第一代算是親兄弟,就算是嫡庶有別,但總歸還是有些親情的。主家對那些分支管束力度還是挺大的。

    皇室當然清楚這個問題,因此當年淮律之中就有增補,分家之後,就算自立門戶,便是宗族族長也不可幹預。

    為的就是防止主家借助族長之權,來控製分支,或者吞並分支。這也是給分支們一個自立的機會。

    前麵一兩代人還能仗著以前的威勢控製,隻是等到老一輩死完了,再想要控製可就難了。

    這種情況自然也是王荊所希望的。

    這些分出去的分支不想要被主家控製,最好的辦法就是成為大乾的官員。在大乾想要成為官員並不簡單。

    舉孝廉這一個門路基本上是別想了,那些主家不傻,怎麽可能給分支這種機會,就算是要舉孝廉,也是給主家使用,怎麽也輪不到分支。

    所有想要做官就隻能選其他幾個辦法,當兵,立下戰功,馬上封侯,或者進入學宮,通過考核,進入官場。

    想要從一個小兵一步步爬到封侯的級別,普通人有幾條命都不夠用。超過九成九的人都是做不到這一點。

    朝廷開學宮給了萬千百姓一個機會,但這又何嚐不是給了勳貴、官員們一個機會。

    而這些名士在與他們自身家族相結合之後,擁有各種典籍,甚至還有典籍的釋譯,隻要這些家族的人不傻,就會教育出優秀的弟子,於是,這些名士紛紛成為了一個個經學世家。

    春秋戰國時期,世上三大顯學法家、儒家、墨家。法家有朝廷支持,依舊興旺,儒家要稍弱一些,唯有墨家,在和格物學派分割之後,墨家就越來越衰弱。

    勳貴、官員雖然尊貴,但是其後代之中卻是良莠不齊,酒囊飯袋之徒不計其數。

    各家學派都很清楚,現在學派想要長盛不衰,就必須找到優秀的弟子。有一些人甚至離開學宮去外麵講學。

    學宮之中,各個學派為了競爭,收取更多優秀的弟子,很多人已經開始前往大乾各地學宮之中講學。

            這些人借助講學,從這州郡學宮之中尋找出來可塑之才,然後將其收為弟子,精心教導。

    勳貴、豪強、官員大戶們分割出來的分支絕大多數進入學宮之中。進入學宮學子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抄錄大量經典。

    真實的曆史當中,唐朝完善了科舉製度,而科舉在最開始的時候,那些寒門學子如何競爭得過世家豪門?也隻有經過一代代發展之後,寒門才能依靠更大的數量基數一點點反超。

    這其中儒家學派的私學是最多的。一方麵儒家有這個傳統,另一方麵則是儒家的學說更吸引人。

    學宮中的各種學派典籍學說,全部都有,隻要願意去學,就能學到手。

    前往各地講學的各家學派的老師們很快就發現了另一個好處,伴隨著其教育的弟子數量增多,他們的名望就越高。即便是他們並不在朝廷當中擔任任何官職,但是在很多時候卻擁有比不少官員們更高的地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