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59章 貨幣 經濟控製(1/2)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4132更新時間:2023-12-27 14:10:44

    第459章  貨幣  經濟控製

    山川河澤最早是周厲王開始,歸屬國家,禁止國人采樵打漁,他的下場如何,眾人都知曉。

    後來社會發展,山川河澤的歸屬也更為嚴格,其中秦國最為嚴苛,等到了大乾的時候,大乾立國時候是有規定,但後來文帝時期放開了一部分。

    武帝時期又放開了一部分,百姓打漁、采樵、采藥、采集已經完全不受限製,但是開采礦產這方麵沒有明確。

    這一次抄家發現勳貴手中居然有如此大的銀礦,誰又能保證,其他的勳貴手中沒有銀礦,或者其他礦產?畢竟朝廷也不可能將自己的觸手延伸到每一個角落。

    現在朝廷能夠掌控縣城,一些鄉鎮也能夠通過退役士兵掌控。但是像是山區和一些道路不便的偏遠地區,就無力掌控了。而且很多縣城中也不是完全掌控的。

    朝廷想要將所有的礦產控製在手中,難度很高,即便強行推行,估計最後也是效果寥寥,更重要的是,礦產在山中,需要自行尋找挖掘。朝廷完全沒有實力將那些礦產找到並開發出來。

    所以這山川河澤中的財富,隻能與勳貴、豪強、官員們合作才行。當然合作也是要以朝廷為主。

    別覺得少,以朝廷現在的威勢,敢反對的直接就抄家流放。至於說分成,王信覺得二八,或者三七都可以。當然是朝廷占七成,那些勳貴、豪強、官員占三成。

    覺得少?啪,一巴掌打過去,真給你臉了。

    不想幹?願意幹的人多了去了,有人想幹還排不上隊呢!

    將官員山川河澤的事情交給朝廷以及法家博士去商議,等商議好了再呈送上來等王信決斷。

    王信正在處理朝廷的財政問題,自從朝廷鑄造銀幣之後,朝廷這幾年的收入飛漲,每年朝廷鑄造銀幣差不多有五百萬貫左右的收益,今年可能會達到一千多萬貫。

    有這麽高的增幅,主要原因是以前朝廷的鑄幣廠一直沒有全力運轉,這一次有了南陽銀礦,銀料產量上了幾個台階。朝廷鑄造銀元自然也就多了。

    除了鑄造銀幣外,朝廷鑄造銅錢的數量這些年以來已經穩定下來。自從銀幣出現之後,銅幣的鑄造數量就開始下降,現在已經穩定下來。

    這是因為有了更好的銀幣後,銅幣就不再被勳貴、豪強、富戶們收藏到地窖裏麵了。

    大量銅幣從他們的地窖裏麵搬運出來,換成銀元。以前銅幣不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勳貴、豪強、富戶們將銅幣藏起來,或者直接陪葬。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銅錢外流。

    大乾鑄造的銅錢,銀幣在周圍的番國也非常受歡迎。除了有大乾支持的藩國外,其他蠻夷番國根本沒有足夠的技術鑄造合格的錢幣。

    銅錢鑄造看著簡單,甚至大乾國中很多勳貴豪強都有鑄造銅錢的技術,但是那些蠻夷番國卻做不出來。

    在真實的曆史當中,一直到宋明時期,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中,銅錢的鑄造技術都不過關。鑄造出來的銅錢質量很差,重量輕,字跡模糊,容易損壞,別說這些番國的貴族了,就連底層的百姓都嫌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