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86章 鹽場鹽稅(1/2)

作者:浮夢三賤客字數:4264更新時間:2023-12-27 14:12:13

    第486章  鹽場鹽稅

    大乾對冶鐵技術很看中,同時鐵質武器鎧甲是不允許對外出售,大乾軍隊需要保證對外優勢。

    想要保證優勢的辦法很簡單,其一技術封鎖,其二對工匠進行重獎,其三要吸收學習其他地方技術。王氏建立研究院,匠作監,一直以來都是在發展技術。

    王澈甚至想要開辦一所研究各種技術的學院,隻是又擔心技術外泄,一直猶豫不決。最終他準備對那些工匠們的孩子進行教育培養,這些匠人之後容易控製,不易泄密,同時也算是對匠人們的一個補償。

    對於匠人來說,學習文字知識,以後就有做官的資格,大乾的匠作監那些大匠作就是秩比兩千石的官員。

    大乾對於各種治水、修建城池、宮殿等需要技術的官職,基本上都是安排工匠來擔任。而不是讓那些學習各種經學典籍的士子來擔任,讓外行指導內行。

    這些大型工程牽扯大量人力物力,一旦出問題,後患無窮,必須由專業人士來主導才行。

    王澈在徐州停留了五天,然後沿著運河來到淮安,作為淮國舊都,昊天文王陵墓之所,王澈自然是要前去祭拜一番的。

    子玨當年薨逝,葬於南山,一直以來都沒有修建什麽宏偉壯觀的陵墓,整個陵墓麵積並不大,旁邊隻有一座廟宇用來祭祀。

    王澈恭敬的在此祭祀一番之後,開始在淮地巡視。

    淮地乃是當年淮國龍興之地,雖然後來國都遷走,但是這裏依舊繁華,周圍田畝肥沃,人口稠密。

    王澈派人請來淮地各處老者,向他們問詢淮地近況。等到詢問完了之後,又封這些老者為男爵。此爵位不可繼承,人死爵銷,食邑百戶,並授予錦衣玉帶。

    完成了這些之後,大軍順著運河前往鹽城。鹽城作為大乾最早的鹽場,數百年來一直都是海鹽的重要產地。

    大乾當年在這裏開辟鹽場煮鹽,以漁鹽之利和各國交易,換取糧食、武器,這才得以站穩腳跟。後來朝廷改革進行鹽鐵專營,大乾立國之後,鐵器利潤降低,再加上為了降低農具價格,於是將鐵器放開,隻是鹽依舊是朝廷經營。

    朝廷經營鹽場,雖是為了獲取財源,但是並沒有將鹽價過於抬高。大乾廣闊,鹽稅也算豐厚,隻不過近年來鹽稅也出了一些問題。

    大乾天命三十七年的時候,天下鹽稅就有兩百萬貫,此後一直是穩重有漲,元鳳十一年時候,鹽稅達到最高,兩百七十萬枚禦製銀幣。

    可從這一年開始,鹽稅開始降低,一直到王澈登基之後,鹽稅隻有一百九十萬錢。按照常理,大乾人口越來越多,鹽稅應該水漲船高,穩中有增才是,怎會跌呢?

    因此王澈這一次趁著巡視天下,準備去查一查鹽稅是怎麽回事。

    王澈來到這裏,自然是要去鹽城的鹽場一觀。鹽城的官員在聽說皇帝要來,立刻就趕來迎接,而這裏的鹽商更是準備了無數禮物前來。

    大乾現在鹽場主要有齊地鹽場,山西解鹽,蜀中井鹽,河西青鹽,以及淮地鹽城海鹽,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小鹽場,不過產量不多,隻能在周圍販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