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七章 彼黍離離(1/2)

作者:我想我是海帶字數:5374更新時間:2020-11-21 17:53:22

    田野一望無垠,翠綠的麥浪隨風起伏,再過三個月就該成熟了。

    寬敞的官道被封鎖了,停留著一長溜華貴車輛,旌旗招展。

    彪悍武士背對高地一座供行旅歇腳的亭子,執戈肅立。二十米外,周國與華國的官員躬身排列成整齊的大小兩堆,安靜等待。

    五十米外的南北兩端,兩名武道仙師手執角弓站立於高車,鷹隼般掃視。

    亭中點燃熏香,由一個太監服侍。石桌擦拭得幹幹淨淨,隻擺放兩杯清茶。一名身材高大者身穿四爪龍袍,煩躁地踱步,赫然是才登基的周王周海。一位身穿蟒服的中年人憑欄眺望,正是華國的一等公董仲。

    兩個使團參加完桃都大會,一起返回。官道至此,左拐駛向周國的都城大封,直行則通往華國北部邊境。本來簡簡單單道別就行了,周海非拉著董仲登上了三岔口的長亭,顯然有重要事情商議。

    形勢嚴峻。

    入秋時,夏軍極可能南下。

    曾國不堪一擊,地盤又小,未必頂得住十天。周國不弱,對比夏國卻差了一大截。唯有聯合華國,把戰爭拖入持久的泥潭,寄希望於道門調停。

    曾周華三國同為瀟水劍派的道場,本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一年前華國冒出了一尊護國金剛,瀟水劍派便再也使喚不動它了,大家貌合神離。

    對華國而言,任周國打得稀巴爛,白撿調停的果子,從此徹底擺脫瀟水控製,才是最明智的選擇。反正那裏的天地元氣稀薄,正陽門不感興趣。

    因此,無論如何,周海也必須把它綁上戰車。

    在回程的路上,周國君臣很震憾,甚至把在桃都遭受的冷眼譏嘲也拋諸腦後。

    天人洞側天機,宣告今明兩年將出現曠世大旱。各國的第一要務,是儲水儲糧。狗日的華國,竟然從去年開始就高價收購物資,撤十萬鎮北邊軍跑去棲雲郡挖坑。當時看來是一個笑話,現在卻成了神話!

    信天遊的底蘊深不可測,理應早察覺夏國的狼子野心,提前作了預案。

    撤離邊軍,把人口朝縱深轉移,整飭白沙城,修複神龍大陣……一係列操作表明,他想背靠雲夢大澤,以孤城白沙抗擊洶湧的大夏鐵蹄,不準備援助周國了。

    這麽搞,不是棄親密盟友於不顧嗎?

    哼,必須正告華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周國若亡,華國豈能獨善其身?

    可是,周海以前壓根就瞧不起華人,頤指氣使慣了。突然間低聲下氣去求人家幫忙,話還真不好出口。瞥見董仲望向麥田,嘴角莫名其妙勾起一抹淺笑,更加氣惱,不由得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與惶恐的周海不同,董仲心裏很踏實。自從信天遊秘密祭拜了華王陵,承認了自己的王子身份,華國臣民萬眾一心,天塌下來也不怕。

    大戰當即,董仲神遊天外,想到的卻是女兒董淑敏。

    “嗬嗬,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誰能夠料到,淑敏去雲山為母親采藥,竟然‘撿’回了失蹤十六年的小王子。正陽門虎視眈眈,瀟水劍派一旦介入戰爭,必定遭遇滅頂之災。而她還遠在瀟山修行,太危險了,得趕快修書召回。除了她,所有華國弟子也要召回……”

    聽聞周海重重咳嗽,董仲一驚,迅速收斂笑容。宦海生涯幾十年,他修煉出的應變工夫杠杠滴。當即手一擺,吟哦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這是上古《詩經》中,記載周大夫經過周王朝宗室所在地,見到殿宇荒廢,黍子高粱野草瘋長,有感而作。

    這首詩挺應景,但感慨繁華衰落,又恰逢周國形勢危急,繼續吟完就含諷刺之意了,董仲故意弄了個半截。

    “嗯,董公說得對,麥苗兒長勢不錯。”

    周海是一介粗豪的武夫,哪裏聽懂了古雅詩文,草草附和。目光掠過董仲的肩膀,瞳孔猛地微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