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3章 諸葛亮的“強化套裝”(1/3)

作者:浙東匹夫字數:6606更新時間:2023-07-25 16:47:29

    諸葛亮也是有脾氣的,被姐姐斥為“不顧家務”的甩手掌櫃後,他當然也要證明一下自己。

    大哥捎來的那堆奇怪東西,開箱任務就落到了他頭上。

    諸葛亮喊來三弟,一起對著清單慢慢梳理,遇到不認識的東西還要看一下“說明書”或者“原理圖”。

    “綠豆是在襄陽本地買的,薏苡是問跑嶺南道的長沙商人買的,枸椇是問跑黔中道的零陵郡商人買的,胡桃是本朝從西域傳入,但如今中原多地皆可種植,隻要有錢,找上庸商人也能買到……”

    諸葛亮先把大哥托人買來的食物全部清點好,並且一一記下采購地,以後吃完可以再進貨。

    大哥清單裏還提到了一些養生食物,但沒有現貨,主要是生鮮之物不便長途運輸。

    這就需要用大哥指點的工具自行捕獲了,也算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諸葛亮按照清單,從一堆箱子裏先找到了一個“延繩釣”的釣具,還附了圖紙和用法原理說明,以諸葛亮的聰明,很快看出這東西可以高效釣起沉底的大魚,主要是鱸魚和鱖魚。

    不過大哥在信裏也說了,這個“延繩釣”隻是他剛剛琢磨出來的,如今隻是一個草樣,後續還能不斷改良。

    諸葛亮看了一下後,也覺得這東西的配重定深不太精確,他完全可以找黃家小娘切磋一下,鼓搗出更高效的。

    “不錯,這樣一來,大哥說的每天有鮮魚吃就算達成了,下午就可以去村後那條漢水支流試試,用過了才知道怎麽改良。”

    而諸葛瑾“授人以漁”的工具,顯然還不止這一件。

    諸葛亮繼續在那口箱子裏翻找,很快又搜出另外幾樣工具。

    他先拿起其中兩件農具,似乎是一套的。

    第一件是一把L形長柄的鐮刀,看說明是為了不彎腰就能收割莊稼、草蔬。刀柄加長並彎曲後,站著跟揮擊鞠杆一樣,就能一掃一大片。

    漢朝的“擊鞠”就是後世的馬球,球杆類似於高爾夫。諸葛亮當然沒見過高爾夫,所以他隻能想象成馬球杆。

    鐮刀刀刃後麵還帶了一個網兜,可以兜住被割斷的莊稼,一次性掃到一邊,因為杆子長了,每次揮刀的攻擊範圍也大了好幾倍,生產效率大增。

    諸葛亮也頗好工巧,看到這鐮刀時,他總覺得似乎太輕易了:如果此物真能提升那麽多效率,為何古人就沒想到做長曲柄鐮刀呢?這種改良方向應該很容易想到才對。

    如今已是十月,水稻早就收割完了,不過院子外麵還有些韭菜,諸葛亮決定親自去試一試。

    “嚓——嚓——嚓——”諸葛亮稍微收割了兩畦,立刻就發現問題了。

    “不行,這玩意兒適用的環境太苛刻了。尋常割稻、麥,需要一手扶住秸稈,一手收割,才不至於倒伏,此刀雖長利,但隻可替代持刀之手,無法替代握秸稈那隻手。”

    顯然,這種鐮刀完全是諸葛瑾穿越前,刷到幾個三農抖音視頻,看到長曲柄鐮刀可以護腰,就直接抄了一個。諸葛瑾又沒種過田,結果就鬧了笑話。

    他並不知道,後世的農作物,都是經過反複育種、在抗倒伏特性方麵強化過的,麥秸稈特別挺。加上後世冶金工業強大,鐮刀的鋒刃可以做得非常鋒利,速度快一碰到莖稈就割斷了,不用手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