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096章 時代(1/2)

作者:高玉磊字數:4680更新時間:2023-08-04 07:12:33

    “混口飯吃?”閻立平說,“你們中紀委那可是有尚方寶劍的,我記得明代的紀檢委,禦史大夫袁崇煥就有尚方寶劍,把一個什麽都督都斬殺了,這叫先斬後奏。”

    “閻主任,明代的紀檢委的官員不叫禦史大夫。”我說道,“叫巡按禦史。”

    “巡按禦史和禦史大夫,雖然名字不一樣,但都是一個意思。”閻立平說,“反正中國古代這個紀檢委從唐朝就有了。”

    “閻老師,不對,紀檢委是從秦代開始的,自有皇帝之後,就有紀檢委,就這個機構一直延續下來的。”我說。

    “對,那時候開始就叫禦史大夫。”老邱說。

    我喝了一口茶, “邱老師,是這樣的,秦朝時期,在皇帝下麵就設立丞相、太尉、禦史大夫,這就是“三公”,其中丞相掌政務,太尉掌軍務,禦史大夫就是掌監察的,禦史大夫官職僅次於丞相,有“候補丞相”之說。”

    “小夏,秦朝時,下麵的縣也有紀檢委嗎?”老邱問。

    “有,那時叫郡,會派駐監察禦史,”我說道,到了漢代監察機構叫禦史台,長官仍為禦史大夫。漢武帝時,將全國劃分十幾個大監察區,設刺史負責監察工作。還為刺史規定了“六條問事”,其中五條是針對不法官吏製定的,一是假公濟私,侵奪百姓財產;二是草菅人命,濫施刑罰;三是胡亂用人,打壓人才的;四是放縱子弟,為非作歹;五是庇護豪強,通行受賄。”

    “權力挺大的。”房紅蕾說。

    “到了明代,禦史台就改成了都察院,派出的巡按地方官就是我剛才說的,巡按禦史,這叫“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斷,官位雖不高,但權勢重。”

    “明白了,你們市紀委就是巡按禦史吧。”房紅蕾說。

    “也可以這麽說,但是明代的巡按禦史可比我們市紀委的權力大太多了,他們監督刑部、大理寺,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我說。

    “小夏,我覺得那個中央派下來的中央巡視組,就有點監察禦史的意思。”老邱說。

    “看來,這兩千年傳下來的,都是皇權。”房紅蕾說。

    “所以說什麽人民公仆,人民當家做主都是扯淡。”老邱說。

    “也不能這麽說,毛時代,人民群眾還真是當家作主了。”閻立平說。

    “文ge是吧,挺亂的,小夏,給你們一起聊天,真漲學問啊。”房紅蕾說。

    “房局長啊,他們都是紀檢委的,當然熟悉自己這一套了。”閻立平說。“我還是比較欣賞唐宋時候的詩人,比如蘇東坡,他作的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這真是千古佳句,這個蘇東坡用情還很專一。”

    “閻老師,你可能不知道,蘇東坡當年被貶官時,把自己懷孕的小妾送人了。”我說。

    “還有這事?”房紅蕾說。“這有點無恥了。”

    “或許他不知道自己的小妾懷孕吧。”我說。

    “這沒什麽,那時候的詩人互送小妾是禮節。”閻立平說,“但詩人的情懷,是現代人不能比的,比如白居易寫的琵琶行。”

    “白居易曾拿自己的小妾換寶馬。”我說。

    “真有這事?”房紅蕾說。

    “這是真事,有詩為證,白居易在自己寫的《酬裴令公贈馬》的詩中說,安石風流無奈何,欲將赤驥換青娥。”我說道,“他拿自己的小妾換了宰相裴度的寶馬。”

    “夏老師,你真有才啊,什麽都知道。”房紅蕾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