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章 歲月一晃十六年(二)(1/2)

作者:道曰九五字數:9166更新時間:2019-09-26 21:13:49

    嘉靖七年,曹正淳回來了,同時回來的,還有那密密麻麻一長串的糧船。

    同期大明周報指出,曹正淳那運糧船上的物資堪比明朝一年的糧收,這些糧食讓大明糧荒為之一解。

    同時傳遍下的,還有年僅十八歲的嘉靖皇帝要泰山封禪的消息,封禪的理由很簡單,卻少有明朝皇帝能做到,那就是開疆拓土!

    因為曹正淳帶回來的不隻有糧食,他這六年裏還打下了包括安南、暹羅、阿瓦、巴赫曼尼等在內的諸多國家,隻等大明從陸地派軍隊去接受。

    打下來的套路都很簡單,之前的鄭和也曾經做出過正確示範。

    大明船隊從海上發起奇襲,憑借過人的武器裝備和一眾高手,一路殺到所在國家的國都。

    拿下該國皇帝後,曹正淳再以大明的名義宣布他們其實都是殷商後裔,原本就應該是大明百姓。

    依靠一直以來朝上國的固有強大威望,曹正淳足以輕鬆獲得那些蠻夷們的信任,奪下了這些東南亞國家們的統治權,將他們肥沃而適合耕種的土地通通納入了大明版圖。

    現在的明國可不會像鄭和那樣,再什麽朝上國自給自足了,此時農業已經落下了工業一大截,工業製品越來越便宜,而糧食卻越來越貴,大明百姓提起糧食來眼珠子都發綠!

    當年九月,泰山封禪達成,同時穩步推進的還有大明對那些東南亞國家的逐步接收。

    遷民移戶的政策在整個明國人盡皆知,任誰都知道大明新多了很大一片肥沃的國土,糧食一年三熟甚至是四熟,隻要願意遷戶過去,戶部還送大明工業發展集團最新研發的新式稻穀機和老牛一頭!

    許多就要吃不起飯的苦哈哈們第一時間接受了遷戶政策,帶著一家老歡喜地的去了東南亞。

    大明的一個源源不斷的新糧倉,在東南亞建立了起來。

    這一年,曹正淳的聲望再次上漲,最終到了87的位置。

    ……

    嘉靖10年,除了瓦剌、韃靼和亦力把裏外,大明正式統一亞洲,但卻並沒有什麽“太監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壯闊,因為這時的東南亞連一個大國家都沒有,印度還是四分五裂,莫臥兒帝國都得等上幾十年才會登場,大明鐵騎到處,從無一合之敵。

    碾壓?碾壓!

    無敵就是這麽寂寞……

    對於蒸汽機的應用已經初步完善,自從糧食問題解決,仿佛是去掉了哈士奇身上最後一根遛狗繩,大明的工業發展速度猶如坐上了火箭一般,飛速前進,一日千裏!

    四通八達的鐵軌就像是大明的血管,將整個大明盤活了起來,無數的物資從生產地運往傾銷地,每一分,每一秒,無數的商業稅都在流入大明國庫和大明工業發展集團的賬上。

    這在未來都會變成無數糧餉撫恤和槍炮彈藥,為大明征戰四方。

    當工業革命被一個國家壟斷,一個有著氣吞全球潛力的大帝國,就已經初具雛形。

    嘉靖十一年,曹正淳再次出海,但出海的艦隊卻已經不止一隊。

    曹正淳率領一隊,他這次的目標是尋找澳洲,那片牛羊成群,人煙稀少的廣袤大陸。

    而二隊的目標則是美洲,是的,此時的大明已經和葡萄牙產生了摩擦,曹正淳準備和哥倫布搶一下美洲的地盤,畢竟地盤這種東西,除非腦子有病,不然誰有會嫌多呢?

    到船隊離開碼頭時,明朝萬人空巷,整個海岸萬人相送。

    此時民智以開,百姓們自然知道哪些是好,哪些是壞,他們也知道船隊上這些在海裏亡命奔波的人,都是在為了他們的幸福而奮鬥。

    就在離岸的那一刻,曹正淳的聲望猛地漲到了91。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